随着新一季EAP项目申请的启动,我们汇集了一些参与过校际交换项目的同学的经历,希望为计划出国交流的同学们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帮助。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深入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顶尖学府的学术风貌,以及如何融入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一起开启探索世界的旅程吧!
受访者简介

徐祐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1级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考古学,2024年春季学期通过北京大学EAP项目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为期5个月的交换学习。
位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又被称为“风笛声中的城堡”,是苏格兰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爱丁堡大学也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热爱考古学的徐祐多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探索博物馆、公园和古城的每个角落,度过了一段浪漫美好的春夏时光。
01 重返中世纪古城
徐祐多参与交换项目是出于对学习规划的考量,她计划出国攻读硕士学位,希望在本科期间先拥有一段国外交换的经历,体验国外不一样的大学生活,锻炼自己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英国在考古学领域颇有建树,举世闻名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都收藏着珍贵的考古文物,是考古专业的学生向往的圣地。
由于北大考古学专业的学制安排,徐祐多在大三秋季学期需要前往考古工地实习,因此春季学期的交换项目成为了她的首选。徐祐多曾经咨询了前几届通过EAP项目前往爱丁堡大学交换的同学,他们都对爱丁堡大学评价极高,也分享了爱丁堡这座城市的美丽迷人之处,这让徐祐多坚定地选择爱丁堡大学为申请目标。
在前往英国之前,徐祐多对交换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景,她列出了一张丰富的“必做清单”,第一个愿望就是利用假期参访欧洲各地著名的博物馆,她希望在旅游中进行考古学的巡礼,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次交换学习是徐祐多第一次前往英国,飞机刚刚抵达,她便感受到了英国代表性的阴雨气候,漫步在雾濛濛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阴郁萧索的气息,整座城市像蒙上了一层灰色滤镜。爱丁堡从14世纪建市至今,一直保留着原有的城市风貌,来到这座小城中,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爱丁堡的风很大,由于纬度较高,天黑的时间也很早,徐祐多在春季学期进行交换学习,亲身体验爱丁堡从冬天到夏天的变化,从阴冷的冬日到阳光充足的夏季,白天越来越长,她的心情也跟着明媚了起来。


爱丁堡街景和公园。我在上学路上会从城堡脚下经过,看过日照金山的胜景,也看过大雾笼罩的迷蒙。

街上的parade。其实每天都有人穿着苏格兰短裙在吹苏格兰风笛。

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雕像,据说摸脚趾可以带来好运
02 博物馆:从文物宝库到公共空间
爱丁堡独特的文化氛围给徐祐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容性”是这座城市的关键词,爱丁堡大学也相当注重多元的校园氛围。爱大的教室布局很特殊,有许多半圆形的研讨教室,这样的设计可以促使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在课程设置上,爱大的春季学期会有一周不用上课的reading week,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阅读、旅游,充实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徐祐多也注意到,国外同学对于office hour的利用更加充分,与老师的交流更为普遍,她也在交换期间养成了与老师邮件交流的习惯,认识了在理论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对自己帮助很大的良师益友。

爱大神学院图书馆

爱大艺术学院内部一楼大厅,在策划三年级展览。

Art studio的窗户上抄着李白的将进酒,窗外是爱丁堡最标志性的城堡。
在爱大交换期间,许多课程都让徐祐多获益匪浅,除了考古学,徐祐多也在交换期间选修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分析课程。在这些管理学的课程中,徐祐多发现英国公司会尊重不同人群的话语权,注重资源管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掘每一个员工的独特之处,并实施配套的政策。
徐祐多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是“当代艺术博物馆(Modern Arts Museum)”,该课程每节课会选出一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进行讨论,包括英国的V&A、泰特美术馆(Tate)、中国的798艺术区、美国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等等,让学生们开拓了全球化的视野,了解不同国家所关心的议题。这门课程在考古学、博物馆学的教学体系及关注的问题都与国内的视角不同,不仅关注藏品、展览策划、博物馆学实践等领域,对目前学界的争议性话题、博物馆在社会上所承担的功能与角色,都有更深层次的探讨。
爱大的博物馆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践与考察。徐祐多去了V&A博物馆在邓迪市的分馆,那是一座造型特殊的建筑,像一艘扬帆启航的巨船,与周围泰河的景观融为一体,它除了承担展览的基本功能,也作为城市居民的活动中心。在苏格兰国立博物馆,徐祐多正好赶上了某位苏格兰诗人诞辰的纪念派对,艺术爱好者和附近的居民们都来博物馆共襄盛举。这些博物馆不仅外型设计各有千秋、活动多元丰富,还承担着公共空间的职能,伦敦Tate博物馆的巨大斜坡是民众野餐、聚会的场所,许多人坐在斜坡上饮食、谈天,英国博物馆的多功能性及活泼、开放的气氛带给徐祐多截然不同的体验。

V&A博物馆邓迪市分馆
英国的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文物,面对这些非本土的藏品,英国人也会对过去的殖民主义进行深刻地反思,并且说明暂存于英国的文物背后的来源与故事。通过参访各地博物馆以及校内艺术博物馆当志愿者的经历,徐祐多收获了在艺术馆和博物馆工作的实际经验,并对博物馆在英国所承担的社会教育与公共职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苏格兰国立博物馆馆藏的千年钟(millennium clock),到整点的时候会敲响,用以祭奠和反思20世纪人类犯下的罪行。
03 古城中的漫游者
徐祐多喜欢旅游,在课余时间,她几乎走遍了英国的重要城市,也造访了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在欧洲大陆留下足迹。比起酒店,她更喜欢住在青年旅馆,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倾听每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

巴塞罗那的日落
苏格兰高地的天空岛之旅是徐祐多印象最深刻的旅程,她报名了一个本地旅游团,认识了几位来自美国、菲律宾、伦敦的旅伴。导游则是苏格兰当地人,大学就读语言学专业,最后选择在旅游行业施展自己的专业才能。导游的经历也给予徐祐多一些启发,她不再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感到焦虑,或许在人生旅程上的不期而遇,能够让自己找到最合适的前进方向。
悠远宁静的苏格兰高地是最适合沉思的地方,在沿海的山坡上,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一位音乐家正迎风吹奏风笛,徐祐多和旅伴们坐在山坡上静静聆听,仿佛时光定格在这最美好的时刻,只有悠扬的旋律缓缓流过。

宁静而悠远的苏格兰高地

一月份在苏格兰hiking
相较于古韵悠远的爱丁堡和具有乡村风情苏格兰高地,英国的曼城和伦敦更加热闹繁华,但在繁荣的城市中心也隐藏着大量的危险。徐祐多在市中心伦敦大学学院(UCL)附近散步时,注意到在大学和高耸的商务楼之间,隐藏着一些较为脏乱狭窄的小巷,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会聚集在此处,造成城市的治安问题,这也让她在旅游时格外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在欧洲的旅程中,徐祐多暂时离开英国阴郁严肃的气氛,融入南欧阳光烂漫的城市,碧蓝的海洋和蓝天白云都带给她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曼城球赛
走过欧洲很多地方,徐祐多最喜欢的地方还是爱丁堡,她住在四通八达的城市中心,毗邻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国立图书馆和皇家英里大道,从城内走到海边仅需一个多小时。在闲暇时,徐祐多常常进行一场随心所欲的city walk,爱丁堡城内有许多非常好逛的宝藏店铺,她常常在唱片店和书店中流连忘返。有时她也会走到城外的山丘,一边登山一边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


Calton Hill的日出和日落。Calton Hill是市中心的一座小山,爬上去不到10分钟,甚至可以看到极光。

新年的时候正好在爱丁堡过。爱丁堡没有China town,但是当地有好多活动,包括舞龙舞狮、跳舞、中国和苏格兰交流音乐会等活动(舞龙舞狮的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城堡还在晚上专门点亮了中国红。
城中的公园草坪也是适合放松的好去处,或许是气候原因,英国的草特别茂盛,适合躺平。徐祐多听过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英国一旦到了晴天,草坪上面就长满了人。”天气晴朗时,草坪上几乎无一处空闲,人们在草坪上野餐、读书、冥想,或是遛狗、运动、弹奏乐器,动静相宜的和谐景象与爱丁堡悠闲的生活气息,交织成徐祐多最美丽的小城记忆。


爱大主校区旁边的大片草坪,春天的时候会开满樱花。
2024年夏天,带着满满的收获与眷恋,徐祐多暂时告别了爱丁堡,回到熟悉的北大校园,交换经历在方方面面都带给她很大的改变。交换期间,大部分时间徐祐多都一个人度过,她大幅提升了自我心情协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和自己相处。她在心态上变得更加平和,她发现人生有做出不同的选择契机,不需要与同龄人做比较,不再为了未来过度焦虑。在学业上,除了收获丰富的学科知识,徐祐多也培养了也更全球化的视野和观点,她对于硕士期间的研究规划也产生改变,希望未来在专业领域服务更多人群。
短短五个月的交换生活也改变了徐祐多的习惯,她喜欢上了躺在大草坪的感觉,也发现了逛超市和逛公园的乐趣,关于爱丁堡的一切在她生命留下珍贵的印记,她将永远记得爱大校园的开放与包容、博物馆和草坪上形形色色的人们,以及苏格兰高地上流淌过的风笛声。
英国交换tips
1 申请建议
要注意交换学校和国合的要求,尽早安排语言考试,最好在九月之前考取语言成绩。托福的口语、作文题库可以作为英语面试的练习素材,训练自己有逻辑、有条理地进行发言,提升语言流畅度。要提早找老师写推荐信,及时和老师沟通联系。此外,英国的签证不是特别好办,需要提早规划。
2 公共交通
总体而言,英国的公共交通比较贵,也不是很方便。爱丁堡城内没有地铁,只有公交,公交停靠站很多,不论坐几站,搭乘一次的费用是两英镑,但公交非常不准时,无法预估准确的到达时间。伦敦有地铁和公交,但地铁的价格比较昂贵,设施也不太完善。英国整体的基础交通建设是不如国内便利的,去交换的同学要做好心理准备。
3 安全问题
在英国,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建议在人多的地方不要穿着打扮过于张扬,最安全的装扮是正常穿搭+帆布包,帆布包的口袋比较深,不容易被偷。另外,晚上尽量不要一个人单独行动,避免走无人的小路。
4 饮食特色
“你给英国一个留子,英国就会给你一个厨子。”去英国交换基本上都要掌握烹饪技能,因为当地的食物实在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最好在去交换前就学习制作一些简单的家常菜,英国大学的宿舍都有配备厨房,不过大部分是电磁炉,和国内的灶台不太一样,厨具和餐具需要自行购买。
采访、文字|马安妮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排版|马安妮
编辑|么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