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12
  • 游学纪闻
  • 叶素颖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蓬勃开展,一幅跨越万里海域、牵起亚欧非经济圈的恢宏画卷徐徐展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的良好时机,北京大学“论道中国”来华留学项目学生赴“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宁夏,开展以“走塞上丝路,看发展新篇”为主题的参访学习活动,加深外国留学生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与新发展理念及实践的了解。

“百闻不如一见”,学生们之前对宁夏只有一些零星的概念和模糊的认识,甚至存有一定的偏见,比如认为那里较为偏远、落后等。但经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很多同学感到豁然开朗,对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很多同学表示在短短的时间里爱上了宁夏,对银川市区满眼的绿色、宽阔整洁的街道、清新美丽的市容、壮观雄奇的黄河大漠等赞不绝口。热情质朴的宁夏人民、沿途连绵不断的葡萄酒庄园、祥和安宁的社会氛围、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楼等,都让留学生对“塞上江南”宁夏的开放、富裕、和谐、美丽产生了高度的认同和赞赏。

为增进交流、加深学习,学生一行于5月5日上午来到宁夏大学,与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进行了友好交流。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黄二宁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有力推动了宁夏、银川的发展,宁夏大学也积极抓住机遇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他还介绍了宁夏大学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和成果,欢迎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和北大学生到宁夏大学参访交流。项目师生感谢宁夏大学的精心安排,愿今后继续加强多方之间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成长为热爱中国、贡献世界的未来领军人才。学生们聆听了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韩煦老师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宁夏全面对外开放”的专题讲座。讲座重点介绍了“一带一路”相关情况和宁夏对外开放现状,为同学们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宁夏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内在联系。随后,项目学生还与宁夏大学的中国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和交流。

微信图片_20170512094720.jpg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宁夏全面对外开放”讲座现场

从黄河上游走来的宁夏大地,不仅谱写着发展新篇,也积淀着人类文明。位于银川市临河镇的“水洞沟”是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在这里,学生们游史前遗址,阅长城水岸,穿土林峡谷,览边塞古堡,充分领略了西北地区的风貌与人情。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质朴的贺兰山岩画让学生们间接了解了当时的审美、社会习俗及生活习惯。参观建于贺兰山边上的“韩美林艺术馆”,则进一步让学生们理解了这些远古文明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及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当代艺术的滋养。青铜峡的黄河大峡谷和中华黄河坛,让学生们置身于中华文明的源头并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及文化传承。西夏王陵遗址为学生们讲述了西夏王朝的兴衰,西夏文明的未解之谜也激发着学生们的探索热情。

微信图片_20170509084502.jpg

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微信图片_20170509084543.jpg

参观西夏王陵博物馆

抵宁当天,适逢北大119周年校庆和120周年校庆年启动仪式,师生们虽身在银川,也及时通过视频和微信等观看、分享了相关活动盛况,感受到了四海一家“北大人”的自豪和百廿北大的伟岸风度与恢弘气象。

通过此次参访学习活动,学生们对古老而崭新的“一带一路”和宁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能有此机会参访宁夏,我心怀感激。此次的宁夏行让我大开眼界,我得以看到幅员辽阔、文化多样的中国的另一面。我相信‘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之后,银川将会在实施的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并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Nikki Vu如是说。

“一带一路”和青春勃发的青年朋友们,都正以新的姿态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新的美丽篇章。
 
【背景介绍】

北京大学“论道中国”来华留学项目为期三个月,以英文授课课程为主体,开设有“中国经济概况”“中国经济改革与商业环境”“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中国媒体事务”的专业课及汉语课等课程。该项目的特色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学生们进行了模拟谈判的商业实践,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国内外知名企业,不断深化对理论知识和中国经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顺应中国“双创”的时代潮流,学生们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相关联的部分创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与中国本土创新创业团队一起感知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