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简介

刘辉辉,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于2024春季学期通过EAP项目前往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期间就读于人文与哲学学院。
结缘:根特大学
出国看看一直是刘辉辉大学以来的愿望。然而,本科期间恰逢新冠疫情肆虐,她原定的交换学习之旅未能成行。时过境迁,刘辉辉已踏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而疫情阴霾的逐渐消散也为国际交流重新铺设了坦途。怀着对过往未竟梦想的执着,她决定申请EAP项目,以弥补本科时的遗憾。此外,提升英语口语能力也是她选择出国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在本硕期间,她经常与书面英语打交道,但她深知唯有亲身浸在全英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切实地促进自己的外语综合能力。
根特大学这所由荷兰国王威廉一世于1817年创办的学府,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比利时一所顶尖的高等学府。该校以其开放、投入和多元化的特点,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而闻名。刘辉辉选择根特大学,起初或许只是基于一些不算严肃的理由:比如那座与中国小镇相仿、洋溢着宁静与闲适氛围的城市,又或是比利时作为欧盟成员国的身份,为跨境游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当刘辉辉真正踏上这段旅程后,她才恍然发现,这个看似不经意的选择,竟悄然为她的生命带来一段最温和明媚的记忆。


根特城市风光
感悟:学习与生活
为了此次交换,刘辉辉做了一些前期准备。比利时的官方语言包括法语、荷兰语和德语,且根特大学位于荷语区。虽然她申请的是英语项目,但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她特意在语言上做了准备,比如选修了一门公共基础荷兰语的课程。同时,得益于本科期间在英语系的深厚积累,她对自己能够迅速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有一定的自信。
根特城是一座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大学城,年轻人群聚集,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无限活力。尽管城市规模不大,却经济繁荣,从琳琅满目的商店、风味独特的餐馆、氛围闲适的咖啡厅,到风景如画的公园、艺术气息浓厚的展馆,应有尽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根特城的日常出行通勤也极为便捷,让刘辉辉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根特市图书馆
刘辉辉对根特情有独钟,这里的生活很简单,为她提供了一个静心学习的理想环境。根特大学的宿舍环境优越,刘辉辉入住的是一间宽敞舒适的一人间,室内设施一应俱全,还备有一个大冰箱。房间窗明几净,从窗户向外望去,古朴典雅的建筑与郁郁葱葱的草坪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每当夜幕降临,小城归于宁静,窗外常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伴她入眠。

根特大学宿舍窗外

根特大学一景
根特大学为新生精心策划了一场温馨的迎新午餐会,并安排了有趣的破冰小游戏。教授们对交换生群体更是给予了格外的关怀与重视,让远道而来的学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校园里,学术与娱乐并重,学术讲座、戏剧表演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课余时间,刘辉辉会参加ESN(Erasmus Student Network,一个为留学生提供支持和交流的国际学生组织)组织的活,都让她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享受到了轻松愉快的社交体验。

校园活动
根特大学的学期安排紧凑,一学期仅有12周,并在5月中旬进行结课考试。在根特大学,刘辉辉对两门课程印象深刻。第一门课程名为“Gender and Identity in African literatures”,主要聚焦于非洲文学领域内性别与身份的复杂议题。根特大学在非洲语言与文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吸引了众多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争相选修。该课程的考核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学生们几乎每周提交一篇学术写作,还安排了一次时长15分钟的独立课堂展示作为重要考核环节。展示内容需要具备明确的论题、完整的论述架构,还要求学生脱稿演讲,灵活应对台下每位同学的提问。
刘辉辉选择了南非著名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从性别和国家关系的视角切入,论证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露西可以被看作南非国家的象征性化身。这门课程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她的学术视野,更为她带来了丰富的知识收获。
另一门课程则是“Literature in English: Old Period III”,它以文学作品中的食物元素为独特视角,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课程临近尾声时,老师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场有趣的餐饮会,邀请各位学生带来对自己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食物一起分享。在这场美食与文学交织的活动中,大家不仅品尝到了各式各样的佳肴,更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

课堂上,各位同学带来的特色食物
在课余时间里,刘辉辉会和一起来比利时交换学习的中国朋友在宿舍制作美食,或者结伴在欧洲各地游学。生活在根特这座小城,日常的通勤、购物都很便利。每当学习感到疲惫之时,她总能迅速下楼,漫步至周边的美术馆、博物馆或者公园,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与慰藉。
刚入学时,学校贴心地为每位留学生安排了一位本地语伴。刘辉辉的语伴是根特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妮娜,她小时候从亚美尼亚移民至比利时,对两国文化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见解。当刘辉辉受邀前往妮娜家中拜访时,受到了妮娜一家的盛情款待。考虑到亚美尼亚饭菜也许会更贴近亚洲人的口味,妮娜的妈妈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传统的亚美尼亚菜肴,让刘辉辉在异国他乡也能品味到一丝家乡的味道。更令人感动的是,妮娜的妈妈还特意为刘辉辉准备了一个红包,这份来自异国的关怀与祝福,让刘辉辉深切地感受到家的亲切与温暖。

妮娜的妈妈准备的饭菜
收获:心灵之旅
在比利时根特大学交换期间,刘辉辉收获颇丰,尤其在英语口语水平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她的生活阅历,锻炼了她的独立生活技能,更拓宽了她的学术视野,为她日后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奠定了基础。在与根特大学的学生们共同讨论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刘辉辉在频繁的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希望能在儿童文学领域继续深入探索。
赴比利时根特大学的交换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短的半年却为刘辉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平静与收获。在比利时的交换生活让刘辉辉变得更加自信,期间她得到了来自比利时的同学和老师的许多帮助和支持。在游学的日子里,刘辉辉惊喜地发现,现在的自己能够完成诸多以往力不能及或不敢想象的事情。或许,游学的意义正在于此,交换生活如同一场生命中的变革,它鼓励刘辉辉在变化中勇于探索未知,大胆尝试新事物,满怀憧憬地拥抱未来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根特这座宁静的小城里,她短暂而惬意地栖居,有幸停留,而后带着力量继续前行。
TIPS
申请交换项目前,需综合考虑学业压力、升学及就业等因素。比如,拥有一段海外学习经历对于未来赴国外继续深造将会有帮助。
面试前,可以做长期充分的口语练习。比如在树洞上找伙伴,每天用30分钟进行英语对话。可以选择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对话,模拟面试环境。
采写|蒲昕澍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么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