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20
  • 深度报道
  • 景彤

今天是6月20日,世界难民日。

这个本不该存在的“节日”,因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不断而依然残忍地存在着,甚至愈发刺眼。

2017年4月15日,叙利亚拉希丁(Rashidin)居民区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至少126人死亡,其中包括68名儿童。四月的叙利亚阳光明媚,但在这个地方,却只有一辆破败的公交车,以及狂奔、惊恐、喊叫的人群和撕心裂肺的哭声。

一名从爆炸中幸存下来的小女孩说,车上一名男子喊着他那里有薯片,很多孩子因为多年饱受饥饿折磨,纷纷凑到他身旁。当孩子们聚集四周时,车上男子就立即引爆了炸弹。这位小女孩在爆炸中受伤,幸运的活了下来,但却永远的失去了她的四个兄弟姐妹。

这些难民儿童,是叙利亚内战中最无辜的受害者。

1.jpg

叙利亚难民儿童(北京大学本科生王思涵摄)

可能你曾无意瞥见过媒体报道中那些孩子无助甚至空洞的眼神,或是曾短暂关注过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或许你也曾经赴当地与他们有过心贴心的交流。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生而为人,无论相隔远近,我们与他们分享着共同的世界,共同的未来。

我们总想要作为大集体、国家的结构去做事情,总想要系统性全面的解决问题,觉得如果不能系统性全面地解决问题,那这个事情就不值得我们做。但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共同未来”国际青年大使杨肯曾这样说。

秉着这样的念头,他和许许多多北大人一起,一直行动着。

2017年6月16日,在国际法促进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等机构支持下,由来自北京大学的杨肯、肖意达、范月影等同学协力筹办的“共同未来”叙利亚难民儿童画展正式开幕。

2.jpg

3.jpg

6月16日,“共同未来”叙利亚难民儿童画展正式开幕

11.jpg

“共同未来”叙利亚难民儿童画展开幕式开场视频

○ 以共同体的名义,为难民儿童做些什么

作为“四海一家Together as One”北京大学第十四届国际文化节的首个活动,本次“共同未来叙利亚难民儿童画展”也为新一届国际文化节拉开了帷幕。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起始于2004年,旨在“培养青年全球视野、共建和谐国际校园”。国际文化节作为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已成为一场校园文化盛宴,同时也是彰显国际化校园和谐氛围的品牌活动。无数惊艳的瞬间定格在每一年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中,中外文化在来自世界各地青年的热烈交流与激情碰撞下,创造出巨大的包容性与理解性。

4.jpg

本次画展主题为“行动的共同体:拥抱共同纽带”,与 “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提倡的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原则遥相呼应。它源于国际法促进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共同未来,这一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中亦有许多北大校友。共同未来项目旨在招募中国青年志愿者前往如叙利亚周边国家,为暂居那里的叙利亚难民儿童提供志愿服务。

如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在画展开幕式上所说:

‘共同未来’叙利亚难民儿童画展是共同未来项目中至关重要而充满温情的一环。它向北大学子呈现的,是难民儿童最为日常的所思所想,更是画作背后,他们稚嫩心灵中所映照出的不一样的世界。

5.jpg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在画展开幕式上致辞

出生在2011年3月15日之后的叙利亚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战争、暴力、贫苦、饥饿和漂泊中。随着叙利亚危机进入第六个年头,在叙利亚国内和海外的难民营中,约有340万叙利亚儿童急需援助,其中280万儿童急需教育援助。

○ 以青年的身份,冲到那些孩子们面前

满园是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15级硕士研究生,她曾在2017年初和伙伴们一同踏上土耳其的土地,探访在那里的叙利亚朋友们。在本次叙利亚难民儿童画展开幕式上,她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与叙利亚朋友和土耳其朋友相处两周中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12.jpg

志愿者为叙利亚朋友书写中文名字

YUVA志愿者A摄

我们虽然在地域上相隔甚远,但分享着太多相似的感受。用自己所学为身边的人带去更多温暖与希望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但人与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不止外语一种方式,艺术与美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因战乱背井离乡的叙利亚艺术家萨拉赫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在讲述阿拉伯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时经常感叹中阿两大古老文明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相通,大家都追求平衡与和谐,艺术作品的构图布局如此,人与社会的发展亦是向往着和平与共荣……

有位名叫阿卜杜拉的男孩,他亲眼目睹了家中包括父亲在内的8名至亲丧生于空袭之中,他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真相传达给更多的人。“一张真实的照片胜过媒体中谬传的所有图片!”他说出这句话时眼神中有着超越16岁少年的坚毅……

6.jpg

叙利亚难民儿童(北京大学本科生王思涵摄)

本次画展展出了近40幅从土耳其带回的叙利亚难民营儿童画作,这些画作直观反映了难民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唤起人们对难民儿童生存权益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希求。

7.jpg

叙利亚难民儿童画展上展出的作品

每一幅画作都代表着一份心碎,一份希望。它们带我们走进这些流离失所却又心怀信念儿童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一份震撼。

13.jpg

作者现在13岁,因为战事频频,他在逃难途中与家人走失,跟着同胞只身坐船来到土耳其。目前在一家叙利亚人开的餐厅做长工。“爸爸、妈妈、爷爷,你们都去哪了?你们真的不要我了吗?我一个人快要撑不下去了。” 

14.jpg

小男孩现在 10 岁,居住在土耳其,现在上三年级。他不太记得叙利亚了,但他说那里和土耳其一样美丽。他只记得废墟中的叙利亚。他的 2 个哥哥都在战争中死亡。画面中是他以前和后来生活的对比:“我画的是一座叙利亚的清真寺,一架战机击中了寺庙,在我小时候我曾亲眼看见这个场景。在画面的另一边我画了一个在土耳其的房子。我们 10 个人睡在有 3间卧室的房子里,和家人一起我就很开心。”

15.jpg

“我画的就是当医生的我。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当我长大了能够救治生命。我想治愈那些在叙利亚的伤病。” 

○ 以共同未来的力量,带青年们走出去

这些儿童为年轻的北大人所牵挂,他们的不幸也没有被世界遗忘。“共同未来”项目是中国国内首个关注叙利亚难民儿童发展的NGO。它目前聚焦于支持中国青年赴土耳其开展国际志愿服务,为叙利亚青少年和儿童提供教育援助。项目的筹备者和参与者们坚信着:即使我们的计划是为了帮助远在天边的一群人,这也是一件能够造福国人自己的事情。

9.jpg

叙利亚难民儿童(北京大学本科生王思涵摄)

国际法促进中心主任、“共同未来”基金发起人刘毅强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用清晰朴素的语言点出了共同未来作为来自民间的、青年人做主体的国际项目的三个维度:“中国的社会组织走出去”、“向国际组织输送中国人才”以及“一带一路、青年参与”。

16.jpg

共同未来基金发起人刘毅强在画展开幕式致辞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鼓励中国的社会组织走出去,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习近平主席也提出“设立难民奖学金,为500名青少年难民提供受教育机会”。而“共同未来”的使命便是支持中国青年为世界另一端遭遇不幸的青年和儿童的未来而努力,同时通过这一平台塑造一群能够真正参与到全球治理最前线的中国年轻人。

“共同未来”项目培养、支持、鼓励年轻人参与到难民关怀事务之中,如刘毅强先生在画展开幕式上所讲:

尽管我们无数人前期都已经为了你们的出行做了大量的准备,尽管我们有各种担忧和不放心,但是我们知道你们要走的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你们走,因为世界都是闯出来的,而且世界终究是你们的。就像我经常说的,你们有了未来,这个国家就有未来,而这个国家有了未来,世界也就有了未来。

8.jpg

叙利亚难民儿童(北京大学本科生王思涵摄)

国家间和国民间的纷乱斗争停止前,难民问题或许将如同缠绕的线团一直存在,难以分解。同时,由于偏见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同样难以避免,亦常有人将不公正的眼光和不平等的待遇施于难民之身。在这些无辜的受难者中,成年人的权利尚且难以保障,儿童所经历的不公和伤害可想而知。

然而如叙利亚儿童画展的筹备者和组织者杨肯和范月影所言:

我们想让他们知道,远在中国的一些人还会在乎他们的境遇,理解两个古老而相隔遥远的民族仍然分享着一个世界,一个共同的未来;我们也会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境遇,甚至是他们在困境中创作的美术作品带回中国展示,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知晓并理解他们的境遇。我们期望以持续的行动能够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埋下一些善意的种子、并以希望来浇灌——人们当然不可能仅凭希望和善意而存活,但也正是这样的念想才会让人们去追索更有尊严的生活;相比冷眼旁观、等到这些无辜的孩子与青年在绝望中滑向深渊,这样做,似乎更能够让人心安一点。

17.jpg

图为北大学生杨肯

10.jpg

图为北大学生范月影

18.jpg

叙利亚儿童在废墟上演唱《心跳》 呼吁获得正常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