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问“北大是什么”,一千个北大人会有一千种答案。她是湖光塔影,也是墨迹书香;她是厚重的历史,也是辽远的未来。近百二十年来,北大不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初心,沧桑岁月之积淀赋予北大人内在的精神气质,虽挥毫个性但不忘家国情怀,虽笃定自信但力求视野开阔。如今,北大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日益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与海外高校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让越来越多的北大学子触碰更丰富的世界、获得更宽阔的眼界并追寻更精彩的未来。迈向世界的舞台——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系列报道旨在从海外交流活动的角度展示北大的国际化风貌。这一系列,有介绍、有指南、有访谈,我们希望带你去感受那些在记忆里依然闪闪发亮的片段带给人的震撼与力量。如《燕园情》所唱,“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让我们从北大走向世界,散作满天星辰,灿烂整个天际。
人物介绍
陈靖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2011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任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记者团团长,也是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一员,曾任京论坛2012议题组长;曾赴多国参与交流活动,包括京论坛(JING Forum)、京都大学暑期学校、墨尔本拉筹伯大学校际交流活动、巴西圣保罗州Top Brazil-China 2014 项目等。本科毕业后,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进行为期一年的海外实习。现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方向是国际发展和国际组织研究。
○ “偶然”还是“注定”
“社团”对于初入燕园的北大人来说总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刚入学不久的一次聚餐中,陈靖夫提到自己很喜欢国际、对外交流相关的活动。恰好当时在座的师兄师姐中有两位分别在国合记者团和SICA,就这样,他被“安利”进了两个国际交流方面规模最大的学生组织。“印象中这两个组织选拔面试都有英语部分,当时入学英语考试水平大英二,现在想想也是不知天高地厚,承蒙各位师兄师姐关照,最后有幸加入了国合记者团和 SICA。”
在陈靖夫口中,这是个略显“误打误撞”的开始。那时的他不会知道,未来四年生活中最为浓墨重彩的部分大多与这两个组织有关。他不知道,自己将在国合记者团从接通稿任务的小记者成为杂志稿件的编辑,最终作为团长领导团内整体机制架构的创新;他不知道,自己不仅能在校内参与国际文化节、北京论坛等大型国际交流活动,还有多次机会出访海外进行深入的体验与交流;他不知道,日本、澳大利亚、巴西这些风俗各异、文化灿烂的国度都将悉数走进记忆的沙滩,像埋在细软白沙里的贝壳存留着过往时光中动人的声响;他也不知道,毕业后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一份和本科专业没什么关系的实习,并且在那段时光中曾经零散的经历慢慢汇聚,串联成线指向了更清晰的未来。那些几许“偶然”、几许“凑巧”的经历最终都回到了一个“注定”的选择。
与哥大同学为暑期调研项目拜访联合国维和行动部
○ 缘分的味道
“京论坛”是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之间第一个由学生自主创立,旨在加强两国青年沟通、促进中日关系发展的交流活动,也是 SICA 的品牌项目之一。由于加入了京论坛2012北大组委会,陈靖夫在大二时得以参加该论坛在东京举办的日本会期,也自此与日本结缘。之后因为暑期学校和海外实习的机会他又两次去往日本。作为在大学期间参加的第一个国际交流活动,京论坛对于陈靖夫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在他看来京论坛的特点在于注重和东大学生密集的思维碰撞,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和日本代表结下深厚的友谊,他自己就在这一活动中结识了一位东大法学院的好友。
如果说距离并没有让这段跨越国界的友情变得脆弱,那么时间却给他们的情谊增添了暖人的光彩。“自从京论坛2012年秋天结束后,到我大四毕业前,他基本上每年一有机会来中国,路过北京的话,都给跟我们讲,”每到这时,陈靖夫都会和当时一起参加论坛的同学在小西门外招待东大的朋友,“记得大二那年吃了秦门,大三那年吃了小吊梨汤”。而他后来两次再去日本时,也不忘记“麻烦”他的伙伴们,或是一起在东京街头探寻慕名已久的咖啡店,或是在加班之余共享一顿平常的午餐。更让他惊喜的是,今年年初在华盛顿参加活动时又碰到了被公派至美国读书的那位东大法学院毕业生,异国重逢的老友在一家越南米粉店畅聊往事,这掺杂了多重味道的缘分又添了一股粉汤的独特香气。
○ “结束”也是“开始”
虽然社团对于大多数北大人来说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能在一个社团中从大一一直坚持到大四,而陈靖夫在国合记者团却一待就是四年。从报道采写到编辑审核、从媒体接待到组织策划,从校内活动到海外交流,这个组织带给他的是多方面的成长。从记者到编辑、再到部门负责人、最后接管整个组织,在国合的不同阶段对他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经历。但如今回想起来,印象最清晰的是他在国合进行的最后一次专访。
2015年4月,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和“北京论坛系列高端演讲”的邀请,在北大与师生座谈并发表演讲。当时陈靖夫已被留学基金委录取为赴教科文组织的实习生,但对联合国的情况还了解甚少,他特别向负责老师申请随访安南秘书长的访问活动,并负责完成一篇深度稿件。在短短三天时间里,他随安南一行参加了师生座谈、外文局安南回忆录中文版发布仪式、中非民间商会晚宴,以及在英杰的主题演讲。期间听闻了不少关于联合国的轶事,也对即将在教科文组织开始的实习生活多了一份信心。活动结束后,他撰写了《卸任十年,再赴燕园——科菲·安南印象》一文,刊载在《合作与交流》2015年第2期的独家策划版面,作为在国合四年时光的句点。
陈靖夫当时在文中写道:“在三天的北大之行中,年近八十的科菲·安南用他在国际事务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和深厚经验回答着每一个问题,为与他会面人们留下了一个充满使命感的老者形象。 ”安南辞别北大之后,在联合国之外继续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而奔走;而通过他初识联合国的陈靖夫则开始从燕园走向那个更大的国际交流舞台,开启人生的新的一页。
陈靖夫陪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
○ 无心插柳,榆柳成荫
“总有些本科生快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真的想做什么,我大四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态。”鉴于本科期间参加了大量的国际交流项目,陈靖夫申请了一些海外实习或者留学的项目。”大概因为当年填报了国关被调剂了新传的原因,当教科文项目录取我的时候,我稍微想了想就退掉了手中的其他项目,接受了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毕业后来到了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始了一年的实习。”
在 UNESCO 的一年中,他的主要工作是参与或协助组织各类会议,包括国际水文项目的执行局会议、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等。在会议之外,他还找机会参与各成员国自行举办的招待会,对多边外交有亲身的体验。另外,通过 UNESCO 内部为员工开办的语言课、运动会等丰富的活动,他也结交了更多不同国家的同事。他认为在教科文组织的实习任务虽然很基础,但在踏实的工作中他逐步了解了联合国系统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更重要的是能有机会进一步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想做的究竟是什么。
教科文组织招待会(右五)
与教科文组织日韩同事(右一)
“以前大概不太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经常人云亦云、跟风从众,但通过这些经历,就慢慢地搞清楚了这些事。”正是在教科文组织的经历让陈靖夫看到,过去那个看似“盲目”的自己其实始终在做着同一件事情。以前,他参与组织国际文化节,安排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摆出展位推介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化、接待前来参观的他国同学;后来到了 UNESCO,各个国家的代表团在大会期间召开一场场招待会,在形式上同样是推介文化和接待代表。以前,他参加校际交流活动到访京都府、圣保罗州和拉筹伯大学,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学会如何先建立信任、再一道解决问题;后来到了 UNESCO,在工作中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国家的同事一起完成项目,同样也是由信任到合作的过程。用陈靖夫自己的话来说,在教科文组织的实习工作“多多少少就是本科四年乐此不疲的国际交流活动的升级版”。无心插柳的他猛然回首,发现自己已然走出一条清晰的路。“因此,我也开始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个领域靠近,在实习结束后选择了有最利于学习研究联合国系统的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开始了硕士项目的学习。”
在日益国际化的北大,越来越多的同学像陈靖夫一样,借助学校提供的优质国际交流平台从安静的书桌望向广阔的世界,在另一片天地中发现人生多个面向的可能性,找寻生命更精彩的演绎方式。在跳脱了视野的局限之后,多了一份通透,少了一些遗憾。作为深深受益于母校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的毕业生,陈靖夫坦言,“记得周其凤校长离任时曾讲过,他的五个梦想之一就是北大应该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一次出国交流的机会。没有做过调查研究,我不敢说我们离这个梦想还有多远,但就我的亲身体验以及毕业后的所听所闻,北大离这个梦想应该是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