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er的烦恼
2020年伊始,出国交换学习成了每一位EAPer的心上难题。
EAPer是一群有着相同经历的北大学子,他们都通过北京大学学生海外学习项目(Education Aboard Program)参与了出国交流,借由EAP项目的纽带与世界相连。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出国计划。
就像一副拼图突然拼错了几块碎片,生活里很多事情的节奏都因此被打乱。国内疫情来势汹汹,国外政策也瞬息万变。确诊病例的数字不断跳动,高风险地区的数量不断攀升。不知道能否顺利出国、不确定出国前后的风险,这些问题都让参与EAP项目的同学们不得不思量再三、仔细权衡。
“是否要出国交换学习这个事情我反反复复想了很久。不管是前期申请的时候,还是后来被告知出国风险很大的时候,我都一直在纠结,很难抉择。”一位EAPer如是说。
疫情浪潮来势汹汹,国家和社会破冰前行。每一位EAPer都身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直面属于自己的特有考验。放弃交换,还是坚持出国,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将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决定。
在疫情巨浪渐退、疫情常态化防控局势平稳的当下,再回首2020年,我们不得不感叹:所有人的人生轨迹或多或少都因疫情的“撞击”而画出了别样的弧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真真切切地由此发生了改变。
Yes or No 要坚持出国交换吗
2018级经济学院本科生王嘉露很早就申请了校际交换项目,原计划于2020年2月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交换。
王嘉露说:“我的主修学科是金融学类。因为一早就决定了以后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所以选择交换学校的时候会更多地考虑金融专业优秀的学校。”而墨尔本大学在商科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其课程设置和师生互动都独具特色,非常符合自己的学业规划。
她说,去交换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希望去体验不同国家的生活和文化,另一方面希望可以得到国外教授的推荐信,为未来出国继续深造提前做好准备。她还提到,她的姐姐也在墨尔本,比较方便照顾自己。
在2020年之前,王嘉露对自己的出国交换学习充满了期待。
无独有偶,2018级的郑子怡(化名)也对自己出国交换之行满心欢喜。
郑子怡在进校之初就有了出国交换学习的想法。2019-2020年度校际交换项目信息发布之后,她就开始着手准备申请交换的各项材料。综合考量自己的专业需求并听取老师的意见建议后,她最终决定申请UCB(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缩写为UCB)的交换项目。
经过一个多月的校内申请和面试,郑子怡成功获得了交换名额并开始进行UC的网申。就在她安心等待UCB录取结果的过程中,疫情发生了。
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恶化,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字不断增加,国内外政策迅速收紧,日常生活变得紧张起来。国内外严峻的疫情形势,给很多准备出国交换学习的EAPer来了当头一棒。郑子怡当时一定不会料到,自己的交换之旅会因为疫情而变得如此波折。
郑子怡坦言,“我一直觉得交换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但没想到疫情会持续这么长时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没有设想会真的去不成。”尽管国内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但郑子怡仍对出国交换抱有希望,在紧张和期待中继续等待UCB的通知。
四月春暖花开、鸟雀啾鸣,国内盼来了疫情形势的重要转折点,郑子怡最终也等来了一份通知。但这份通知却没有给她带来原本应有的笑容。
“4月中下旬,我接到伯克利加州大学询问我们是否选择延期进行交换的邮件。”
这样的消息对郑子怡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由于国外疫情形势不断恶化,出国交换的风险显著增加。国内疫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出国政策进一步收紧,在此时收到这样一封邮件,迅速扰乱了郑子怡平静的心境,但她不得不在焦虑中继续推进出国交换流程。
尽管郑子怡和其他同去加州大学的同学们已经尽其所能地与双方学校进行沟通,但在国际疫情形势的重压下,他们还是迎来了最不想面对的问题:延期交换或者直接退出。
“5月27日,我们被通知秋季学期的交换全部取消。学校国际合作部给我们提供了三个选择:推迟到春季学期交换、一年后交换或者直接退出。”
这样的抉择对她来说无疑是艰难的。出国交换本来就是她学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逐渐断裂,对她整个学业规划及之后的职业规划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就像被陨石突然撞击了一样,她的人生轨道因此而偏离。
郑子怡说,“整个项目的取消是一步一步的,我们应对它的方式也是一步一步的,并不是突然就被告知不能去交换了,所以我们也逐渐有了心理准备。但最终通知取消交换的时候,我还是难以抑制地感到遗憾。”
像郑子怡这样最终不得不面临选择的EAPer不在少数。很多交换项目最终都会因为国际疫情形势的突变而联动改变。有些项目要么推迟,要么完全取消,要么改为线上进行。这样的事情,在往年都是鲜有发生的。但是,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却井喷式地出现。
原计划去墨尔本大学交换学习的王嘉露,在2月份的时候就收到了国际合作部发来的通知。考虑到疫情对交换产生的潜在风险,各位申请交换的同学自愿选择是否继续交换。当时,国际疫情形势并不严重,国外课业仍然有序进行。王嘉露同学于是选择继续交换。但后来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航线逐步封闭,澳洲政府无期限地封闭了对中国的航线,仅限绿卡持有者通行。航线的取消直接影响了王嘉露出国交换的行程。最终她放弃了延期交换,选择退出项目。
对很多申请交换的EAPer来说,这条出国交换的三岔路实在难以抉择,因为你无法预测每条道路后面藏着多么尖锐的荆棘,也无法保证在自己选择某一条路之后,不会因此而遗憾。
一旦决定完全退出交换项目,那么将会失去本科期间非常宝贵的交换机会。但如果选择延期交换,那么自己的学业规划可能就不得不相应调整,并且承担相应的风险,面对随之而来的各种困难。压力、焦虑,都是这段时间EAPer不可言说的痛。只有在这种会让人接连叹气的时候,EAPer才特别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人生轨迹被疫情彻底改变了。
按照郑子怡原定的计划,她本应该在九月份出国交换。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她最终只能抱憾退出。这就意味着,她的申请计划和实习计划都需要进行全面调整。未来的道路,或许就从出国转向了保研,甚至之后的专业方向都会转变。郑子怡最终选择报名参加两个暑期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外留学经历的缺失。但她心里也非常清楚,暑期项目的效果和校际交换的体验差别悬殊,在外游学时长差异导致两者生活节奏、生活环境体验以及文化浸润效果都截然不同。这样的调整只能算是对缺失的国外交换经历的些许补充。
就像是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原本已经完成预定轨道,只管向前行进就好,突然间却又不得不面临转轨的挑战。不仅可能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手忙脚乱,还会因为要调整的人生规划而重新陷入迷茫,不论对谁,都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郑子怡说:“疫情对出国交换的巨大冲击直接导致很多人的升学计划被打乱。但这些不同的道路,却并没有好坏之分。我现在换了一条路前进,不能说这条路就不好。但(没有去交换)一定缺失了一种生活体验。”
在焦虑中清晰分析利弊,自己作出最适合的选择,鼓足勇气直面未来的挑战,这是2020年EAPer在出国交换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也是他们交换过程中学会的第一课。
出国之路困难重重
教育学院18级硕士张旭菲,是2020年EAPer中坚持出国交换的一位。
“我本身性格更喜欢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尤其是如果我被人爽约,这件事情就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自身的状态。出国交换这件事情我自己也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提前安排好了相应的规划。我所有的规划都是建立在能去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换的前提上。
哪怕出国之路困难重重,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并且相信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1月底,张旭菲和她的家人就已经觉察到疫情形势的严峻性。考虑到之后出国限制会加大,张旭菲很快赶往上海,计划于2月5号从上海乘坐航班前往澳大利亚。在等待期间,多国的边境政策收紧,使得她不得不考虑机票改签提前出国。但由于国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机票票价波动非常大。
“我一直持续关注着机票的相关信息。当时离开中国的航班的价格开始飙升,出国的机票异常昂贵。航空公司的电话都打不通,也没办法改签。如果想要提前起飞的话,航空公司就建议我退票重买,但是退票重买价格差就非常的大。”
出国机票一票难求,很多直飞航线都暂停运营,再加上多国入境政策收紧不便于转机,张旭菲的出国之旅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我只想尽快走,但是我当时买不到近期去澳洲的机票了。考虑到我家有一个亲戚在新西兰,澳洲又离新西兰比较近,我自己也一直有新西兰的签证,所以我当时思考后就决定先飞新西兰,再从新西兰转机飞往澳洲。”
决定好之后,张旭菲迅速行动,立即购买了直飞新西兰的机票。
在不能预测走向的变局中,你必须与时间赛跑。身边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因素,没有什么事情是你能完全确定的。不确定,就意味着更多的风险。
购买完机票的第二天,张旭菲就乘坐飞机从上海浦东出境。其间不知是什么原因,原定于中午起飞的航班延误,而且还不能确定能否顺利出发,一直等到晚上才得以起飞。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波折,张旭菲于2月1日平安抵达新西兰。
抵达新西兰,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抵达澳大利亚。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中,变量将成几何倍数增长。陌生,有的时候也意味着更多的风险。
2月1号的白天,新西兰的首都上空,一趟国内航班的飞机上,张旭菲看到了一个实时消息:澳洲拒绝中国公民入境。
这条突然公布的通知给张旭菲浇了一桶冷水。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关系紧密,如果澳洲确定执行该政策,那么第二天新西兰肯定就会紧跟出台类似的政策。
原以为到达新西兰之后,就能很轻松地跨越海峡抵达自己梦寐以求的学府。却不料,海峡弯弯,海浪涛涛,几百公里的距离,更是让人心焦。
张旭菲紧张得不停地研读澳大利亚刚刚下发的入境政策。
该政策类似于临时发布的公告,政策文本本身表意并不是很清楚。在当时并不清楚澳大利亚政府是按照什么标准来限制入境的,是根据入境者是否持有中国护照,还是根据入境者曾有在中国的旅行记录,抑或其他的依据。
“我当时看这份政策文件,我觉得他白纸黑字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拒绝14天内从中国出发和从中国转机的人。”
这样一来,张旭菲被澳大利亚拒绝入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当时身边所有人也都认为张旭菲无法前往澳大利亚了,张旭菲自己也预设了最坏的结果。
“如果真的没办法去,那就只能在新西兰待一阵子再回国,不然又能怎么办?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她想。”
四、五天之后,澳大利亚官方陆续出台对该政策的解释,这就给张旭菲带来了好消息。根据官方解释,张旭菲只需要在新西兰停留14天后就可以前往澳洲。
张旭菲立即给学校发邮件,申请延期到校。
从新西兰飞到澳大利亚,空中旅途一切顺利,但在入关的时候张旭菲又经历了一点小曲折。
“从新西兰飞过来的航班是没有人会查的,他们只是对从亚洲或者其他高风险地方飞来的航班查得比较严。入境之后我在等行李的时候被一个海关人员拦了下来。他看我持有中国护照,就提出要再详细核查我的行程。”
因为张旭菲当时选择了电子通关的方式,护照上并没有落地签证证明。张旭菲不得已只能拿出自己十几天前从中国飞往新西兰的机票,费力地和海关人员解释自己的情况。在自己与海关人员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涉之后,张旭菲最终被允许入境。
跨越了千山万水,经历了重重困难,张旭菲最终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土地。
疫情下的国外学习生活
在国外的日子一定是不同寻常的。
当龚若晴踏入西班牙格拉纳达机场的时候,她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1月26号她从北京飞往伊斯坦布尔,再从伊斯坦布尔转机进入西班牙。
“在伊斯坦布尔转机时,机场已经有穿着防护服的机场工作人员负责测量体温,但量了体温就允许通行,并没有其他的程序。当时我还有点担心(我可能会因为疫情原因而被机场扣留),但到了马拉加机场之后,机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没有检疫要求,也没有量体温,更没有填相关的表格,就像是平时一样落地,拥挤着排着队过海关,取了行李就离开了,而且马拉加机场的海关并不严格,工作人员还会和旅客聊天,氛围非常轻松。”
一月份的西班牙,一点也没有应对疫情危机的准备。孰不知,新冠疫情的阴影马上就要笼罩上来。
三月份,西班牙疫情爆发,开始封城。在国外疫情集中爆发之后,在外国留学就要承担更高的生命风险,再加上本身在国外生活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当时很多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都在考虑是否终止交流提前回国。
想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那也要做好面对更危险的挑战的准备。
疫情下的西班牙让人觉得片刻温暖
龚若晴开始审慎考虑是否要提前回国的问题。龚若晴和自己在法国的朋友频繁通话互相询问疫情情况,也与自己的父母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考虑到自己好不容易才从中国来到西班牙,她不愿意浪费这次交换的机会。虽然在西班牙需要居家隔离,但隔离期间也还能接触到西班牙的城市,她还是希望能好好利用这样一次对外交换的机会,亲身感受西班牙独特的风土人情。
就这样,龚若晴开始了她在西班牙疫情下的别样生活。
根据当地规定,所有大学停课,授课方式从线下转为线上。西班牙政府出台严格政策控制街上游人数量,执行相对严格的居家隔离政策。龚若晴一到两周就会推着小推车去超市购买日用品,每次回来后都会用酒精把买来的物品消毒,再对衣物彻底消毒。
在西班牙的日子里,龚若晴大多数时间都只能蜗居在家,但这并不影响她接触到西班牙的独特文化。在龚若晴刚到格拉纳达的时候,在住处门口等待房东送钥匙时,住在隔壁的邻居奶奶非常热情地和她打招呼,邀请她去家里一边喝茶一边等待房东。而在之后的交换生活中,每次在路上遇到这位老奶奶时,老奶奶都会主动和她打招呼,这让她感受到了西班牙南部城市的热情与友善。
在西班牙与朋友们外出
在西班牙第一波疫情平息后,大区内的交通重新开放。龚若晴和她的朋友赶在西班牙城镇相互开放前参观了格拉纳达的景点。夜晚降临,很久没有出行的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在海边扎营聊天,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安逸与快乐。
这些独一无二的体验,让龚若晴觉得,坚持在西班牙交换让她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与此同时,张旭菲也在澳洲开始了她的线上学习生活。“(我刚去的时候)新州是没有疫情的,所以开学时是正常上课的,五周后因为病例数的持续增加,总共可能到3000例,学校开始要求转为线上课程。”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校园里的张旭菲
“新南威尔士大学一直都有自动录课系统,鼓励老师尽量不使用黑板,每节课会自动录制电脑屏幕和声音,以方便不能来按时上课的同学补课。所以变成网课是一个比较驾轻就熟的转变,老师们会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让学生听之前的录音或者直播课。网课之后小组讨论很难实现,几乎取消了所有的小组讨论。例如之前上的一门课程,本来是由老师讲2小时lecture,紧接着是2个小时的tutorial(一个大家的疯狂讨论时间),转为线上学习之后讨论的部分就被取消了,头脑风暴带来的参与感和从中获取的新知识就会相应少很多。”
线上教学固然是疫情冲击下教育方式的一种适合的转变,但与线下交互式教学相比仍然有很多不足。
网课使得小组讨论不便于实现,很大程度减少了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带给学生的思维拓展。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课程全部变成网课之后,就没办法选择去旁听课程。如果没有选这门课,就完全失去了关于这门课的信息,给学生带来不小的信息缺失。
因为种种限制,张旭菲没有选上她博士阶段很想选择的两位导师的课程,因此也就没能结识到两位老师,最终只能通过邮件与老师进行沟通。而疫情期间政府要求大家保持社交距离,老师们也都选择居家办公,最后的面试也是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与国内区别不大。这也是她比较遗憾的地方。
疫情后新南威尔士大学采取的间隔入座的措施
由于疫情影响,在悉尼生活期间,张旭菲几乎没有出游经历。和她一起生活的朋友有车,两人会时不时外出去超市购买日用品。偶尔她们会一起开车去国家公园,但街道上人影寥寥,只有一排排的树随风而动。除此之外,她就再没有其他的外出活动了。
澳洲疫情爆发后的海滩边标识
张旭菲在悉尼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就是在家、上课、还有做饭。在外生活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她就会一边择菜一边上课,这样的事情让她感到很快乐。
稳定的生活中,偶尔也会有让人紧张的时刻。比如常去买东西的超市有了确诊的病例,而自己在同一天恰好去过那里,张旭菲就免不了紧张起来。但因为不是同一时间前往超市,所以没有被确认为密切接触者,经过一段时间没有症状,她才冷静下来。
悉尼疫情紧张下的超市采购
在国外的日子一定是不同寻常的,在疫情期间这样的体验将更为突出。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居住体验、饮食体验,到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再到学分统计、师生互动,全都和以往的出国交换体验不同。在一个全新的疫情环境中,适应全新的交换生活,对每一位EAPer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在疫情下学习成长
2020年的这场疫情,到今天都还没有完全离场。
这是一场每个个体都参与进来的人生考验。
在严冬中如何凌寒傲雪、逆境成长,是每一位EAPer都要面对的挑战。
这一堂人生之课,我们每个人都从中收获良多。
如何取舍权衡,如何获取新知,如果调整心态,如何重整出发,都是我们从中学到的宝贵经验。
最终选择退出交换的郑子怡说:“虽然最终没能去交换,但还是从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不少东西。面对问题和突发情况,要很快速、积极地去面对和处理,主动地及时调整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等着问题到来。”
而坚持外出交换的张旭菲则说:“我的经历已经这么波折了,仍然选择了出去,能够经历这些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交换会开阔我们的视野,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希望以后的EAPer能够抓住机遇,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的出国计划可能被这场疫情打乱,我们的人生规划也可能因此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我们的人生却不会因此而停下脚步,我们始终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和书写者。
在2020年,EAPer都走上了自己的路,在那个严冬中各自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