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05
  • 人物专访
  • ghzhb

北京大学优秀留学生毕业生专题报道

【编者按】

每一位初入异国他乡求学的留学生,都会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面对各种不确定的环境适应问题,如何以更多元、包容、开阔的格局对待全新的异国学习生活,始终保持一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获得更多、更好的体验与成长,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化潮流下,优秀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而一所大学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学子对新时代发展的关注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今年的“毕业季”如期而至,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特别推出题为“拥抱多元、互学互鉴,打开格局看世界”的专题报道,挑选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毕业生代表,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他们在高校多元文化环境中互学互鉴,在充满时代挑战的工作岗位上打开格局看世界。他们有的已在中国就业,加入国内发展势头良好的一线互联网科技公司;有的加入国内外高校的教师队伍,成为一名“浇灌学术花朵的园丁”;还有部分同学虽然回国就业,但依旧从事与中国各行各业相关的专业工作,成为了一座座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他们将讲述自己如何走出“舒适圈”,经历不被理解的尴尬和信念不同的误解,成功与多元文化圈和谐交融,从而认识到开放思想、拥抱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大家,如何在全球拥抱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发展的时代课题中,坚持打开格局,以多元视角看世界,储备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书写自己的“畅意人生”。

在北大,看中国

——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美国留学生蓝斐历

“家”的温暖

十八岁时,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蓝斐历就为自已定下了一个充满意义和挑战的愿望——走遍世界,了解人类与自己身处的时代。而这也是他选择学习心理学的重要理由之一。在美国就读大学本科期间,他多次到欧洲和南美洲各地参观、学习和徒步旅行,世界的轮廓如拼图般在他的心中一点点清晰,他也向着自己内心的愿望逐步靠近。

大学毕业后,他对自己还未涉足过的亚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亚洲诸国中,他认为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语言文字比较统一、幅员辽阔、文化丰富、景色优美,这让非常喜欢旅行和感受各地文化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也选择了北大。

旅途中的蓝斐历

但是,对当时无任何中文基础,对中国也了解甚少的他来说,选择来北大读博士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蓝斐历在芝加哥的老师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甚至直言“你完了”。可他没有放弃,经过一番周折,他联系到了北大心理系的周晓林教授,如愿成为了他的博士生,也成为了北大的一员。时至今日,提起这段经历,蓝斐历以“幸运”二字形容当时的感受。

刚来到中国时,中文便成了他的第一大难题。整整六个月的时间,他每天都会花10-12个小时的时间学习中文,但是在北大上的第一堂课,他就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因为虽然学习了中文,但心理学的相关专有名词对于他来说难度还是太大。由于是留学生,又喜欢坐在第一排,蓝斐历在课堂上受到了老师的特别关注。下课后,授课的甘怡群教授特意找到他,了解了他学习“吃力”的情况,便邀请他每周到自己的办公室单独为他补课。事实上,那门课程的难度较大,期末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没有及格,但蓝斐历并不在其中。“我觉得自己比别的同学笨,所以我从来不敢懈怠。”他会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考试前的临阵磨枪。“我怕毕不了业,所以我学得很着急。”没想到,许多人需要六、七年才能获得的博士学位,最终他只花了五年就拿到了。

49BB

蓝斐历在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言

为了弥补语言上和同学们的差距,蓝斐历在中国的六年几乎没有说过英文,生活圈、朋友圈,也有意识地与中国同学靠拢。现在的他,回忆起过去的几年时光,总带着温和的笑容说,“我现在最好的朋友都是中国人。”在他的心中,虽然融入中国朋友圈花了很长的时间,但是融入进去之后大家就成为了“家人”。在蓝斐历心目中,“家”的温暖,一直是他在北大学习和生活最强烈的感受。

真正地“浸入”

为了尽快学好中文、了解中国,心理学实验室的同学给蓝斐历介绍了一位中文系的博士生专门教他中国现代文学。这位同学颇为严格,给他开出了长长的阅读清单,而蓝斐历也一本本地坚持阅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被中国文学之美深深打动。他喜欢《围城》、《边城》等等描绘中国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而余华的《活着》,他更是读哭了好几次。

阅读中的蓝斐历

蓝斐历十分珍惜在中国、在北大学习的这段时光。除了心理系本专业的课程之外,他还选一些别的院系开的选修课程,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中国。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哲学系王博老师在讲述中国古代思想时给他带来的启发——“要真正了解中国,必须要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在之后的学习中,蓝斐历反复提醒自己这一点,并且在心中告诉自己,哪怕这些思想内容艰深,学习起来有很大困难,但自己必须坚持,因为这才是真正了解中国思想及文化的有效路径。难以想象,曾经对学习中文一筹莫展的他,如今已经可以字正腔圆地流利说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并且对其中的深意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原来,在遇到对他来说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时,除了请教专业课老师以外,蓝斐历还常常会拿到实验室中、课外活动中,与中国朋友们一起讨论,向他们请教。听得解读多了,不同观点积累多了,自己的思考多了,自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见解,他也通过与同学朋友们的反复交流,不断加深对中国人思考方式的了解。

与实验室同学的合影

与大多数留学生不同,蓝斐历并不经常参加留学生群体的活动,比如留学生十佳、迎新,以及国际文化节等,除了有一次参加留学生新年晚会,和校长、书记一起切蛋糕的经历以外,他对其他的留学生活动印象并不深刻。他觉得,既然来到中国,就应该体验原汁原味的本土生活,而不是停留在早已习惯的“舒适圈”。他加入了极富中国特色的武术协会,以及心理学系的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在多次比赛中都拿过不错的成绩。业余生活中,他喜欢看中文电影,对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数家珍,并且每一部都有自己的品评。此外,他还喜欢听中国的传统戏曲——昆曲,虽然曲词常常令他费解,但他始终被昆曲的独特韵味深深吸引。

在中国同学家过年

能在中国感受到“家”一般的归属感,除了蓝斐历个人的主动“浸入”之外,也离不开他实验室中国朋友的关照。在中国,蓝斐历连续多年都跟随中国同学回他们的老家过春节。放鞭炮、贴对联、看春晚、吃年夜饭,在同学的家中,他像一个最平常不过的中国人一般,期盼新一年的美好,在祝福中迎来一个个新年。回到美国工作后,他也曾组织办公室的同事们过了一个中国式的新年,把中国传统的“新年”文化传递给了更多的外国友人。

与中国朋友的美妙缘分还不仅于此。他的中文名字“蓝斐历”,正是他认识的第一个中国朋友为他取的。那是他在一次旅行中,在青年旅馆认识的一位热爱文学的心理学家,他帮他取名“斐”字,取“文采斐然”之意,“历”字,则表达了他渴望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历史的强烈愿望,也代表了他来到中国学习的难忘经历。

在美国过中国春节

在北大看中国

结束在中国的学习之后,蓝斐历回到美国看望父母,他的父母都感受到了他的变化。他们说,内向的蓝斐历比以前开朗,也更加谦逊勤奋,身上的气质似乎更像是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就读本科时,内向的他常常觉得自己与身边同学格格不入,但到了中国,他仿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氛围,与大家一起努力学习,蓝斐历觉得自己的性格某种意义上在中国得到了“强化”。即便刚来中国,中文还不够好的时候,蓝斐历收获的鼓励远多于质疑,这使得他适应新环境变得顺利——“我已然把自己变成了中国人。”对于在北大的学习生活,蓝斐历充满了感恩之心,他也时刻挂念北大的发展,他说“我希望在芝加哥创办一个北大校友会,这是我现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把更多在芝加哥的‘北大人’团结起来,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谈到给留学生学弟学妹的留学建议时,蓝斐历觉得,如果真的想学好中文、了解中国,就应该多交中国朋友,多跟他们一起出去“游玩”。因为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自己的生活感受才是更直观、更独特、更重要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坚持勤奋努力,不断主动学习。比如,他在去江西井冈山的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后,再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将书中提到的问题与“眼见为实”的现状结合起来对比思考,对中国农村问题的认识就显得更深刻,也更有意思。

为老师的中文心理学书籍做讲座宣传

如今,蓝斐历选择回到美国,回到芝加哥,在大学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博士阶段,他主攻的学科方向是认知神经科学,而将来,他希望把重心更多地放在研究“个人成长”的领域,并且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到中国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他也一直在为他的中国老师出版的心理学科普读物做宣传,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心理学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如何促进个人的自我成长。

回顾在中国的六年生活,蓝斐历一直把北大当作他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无论是在这里遇到的朋友、老师,与他们共同度过的经历,还是在北大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体验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加深了他与这个国度的联结。而中国,亦是他观察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未来,这位“人生教练”将持续教人们如何“向前看”,帮助人们挖掘生命中最大的可能和潜力,亦如他当年对自我的探寻与挑战,永无止境。


蓝斐历(Philip Blue)

本科毕业于以高质量本科教育闻名的美国卡尔顿学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2012级硕博连读生,2017年博士毕业后回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工作。博士期间,他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均取得良好进展。其中一个是关于社会等级如何影响公平感知的研究,相关成果在学术期刊《行为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SCI, IF = 4.16)和《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SCI, IF= 5.88)上发表。第二个项目旨在揭示人为什么相信别人?以及社会等级如何调节人际间的信任,该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专家的积极反响及评议。鉴于其在校优异的学术表现,2015年11月,蓝斐历荣获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并被评选为2016年度的“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

采访、文字|吴梦涵、 琳 娟

编辑|李芯怡

图片|受访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