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2
  • 人物专访

近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邀请,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北大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荣誉主席、北京大学首位“阿涅利意大利文明讲席”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访问北京大学。期间,普罗迪走进北大多个院系的课堂,开展了系列讲学活动,与北大师生就中欧关系与全球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普罗迪先后走进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课堂,为北大师生带来了崭新的学术视角。课堂上,普罗迪详细解读和分析了欧洲一体化、欧盟经济格局、意大利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展望了中意、中欧各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课堂讲学之外,普罗迪还在碳中和研究院、经济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燕京学堂,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与北大师生进行了近距离交流。他不仅从宏观层面系统剖析了当前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革,还聚焦具体的全球性热点议题,就特朗普时代美国的经济政策、欧盟制度、乌克兰危机、数字化转型等话题与听众展开了充分交流,并从战略层面为中欧合作与危机应对提出了建设性的见解。最后,普罗迪还与听众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智慧,鼓励北大师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3月6日,普罗迪在临行之际接受了学生记者的采访。采访过程中,他深情回顾了与中国以及北京大学结下的特殊情谊。当被问及此次访问中的难忘瞬间时,普罗迪表示,与同学们就各类议题进行开放性的对话,并从中感受到北大兼容并包的校园氛围都令他难忘。普罗迪强调,当下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青年学子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他人并主动开启对话,积极发掘变革世界中的持续性。普罗迪特别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能够为诸多全球问题提供有益的解决思路,应传承并弘扬中国智慧。另一方面,面对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年轻人要培养快速应变的能力,将科技作为发扬人类智慧的工具,利用其带来的新机遇推动社会进步。普罗迪还强调,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对于中欧文化交流具有丰富经验和广阔空间,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实现思维和心智的成长。在谈及个人经历时,普罗迪分享了他对于学术的热爱。他认为,教育是一项能够真正塑造未来的事业,而大学更是生命中具有深远影响的阶段。他寄语青年学子在变化的世界中不忘初心、保持开放、善于沟通,最终成长为一棵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通过系列讲学活动,普罗迪与北大师生展开了深度交流与研讨,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学术视角。这些活动不仅为北大的学术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其在全球学术对话和国际合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访问恰逢中意建交55周年和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期待未来有更多北大师生投身于中意、中欧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为人类文明和谐共生和多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采访 | 姜宇昕、叶子青、吴彤羽、齐婵

文字 | 宁梓涵、俞又祺、王彦翔

图片 | 宁梓涵、秦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