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1-20
  • 深度报道
  • 留学生办公室

“我去过二十多个国家,最喜欢的还是中国,这里的人们都太友好了!”——北京大学“论道中国”来华留学项目的德国学生Joanna Kinga如是说。

此时此刻,Joanna正坐在时速三百公里的G40次高速列车上,从杭州返回北京。就在三天之前,相同的线路上,她和同行的其他留学生一起乘车南下,奔赴宁波。那是11月10日,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论道中国”项目的十余名在北大学习的留学生,开始了对浙江宁波、杭州与乌镇为期三天的学习参访活动。

溯本追源思甬地,三江相汇五洲通。迎着朝霞,经过近七个小时的长途奔波,师生一行近20人抵达此行的第一站——宁波。宁波是浙江第二大城市,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工商业发达,是长江三角洲南部和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这个曾经并不起眼的城市早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和世界第四大港口。曾经“使者相望,商旅不绝”的古丝路繁荣,在历经凋零后,重振高歌。

抵达宁波后,师生一行来到宁波大学。宁波大学由船王包玉刚先生于1986年捐资创立,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等高校负责对口援建。宁波大学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师生们参观了宁大校园、校史馆、同宁大各院系师生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深入宁大教职工家庭家访,北大与宁大学子一起品龙井、享汤圆、话家常,体验原汁原味的中国家庭生活。 

01.jpg

宁大教职工家庭参访

11月11日上午,师生一行来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天一阁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在这里,师生们领略到了江南园林不同于北京皇家园林的独特之美。 

02.jpg

参访师生在天一阁

在吉利汽车春晓制造基地,牛津、剑桥学子们对浙江民营企业表示出了强烈兴趣,见证了被誉为最美中国国产中级轿车—吉利博瑞的生产总装及下线过程,对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的先进设计和制造水平称赞不已。天一阁和吉利集团两处参访目的地,一古一今,交融辉映,共同展现了宁波这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与蓬勃发展现状。 

03.jpg

在吉利汽车春晓制造基地

12日上午,同学们从杭州出发,前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地——乌镇。在乌镇东栅,大家参观了传统的蜡染、酿酒工艺,流连于江南水乡独有的小桥流水和白墙黑瓦之间。尤其是往来于河道上摇摇晃晃的乌篷船,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下午,师生一行来到宋城主题公园,同学们换上了宋代服装,感受极富宋代特色的点茶赋诗活动,并以中国传统方式盘膝坐于地面,抄诵经典,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4.jpg

在杭州宋城主题公园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杭州最富盛名的景点——西湖。就在今年9月4日,美轮美奂的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西湖精彩上演,在诗情画意的艺术表达中向世人展示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而苏轼在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风光秀美,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汇聚于此,留下万千佳句诗篇。深秋的西湖游船上,同学们一面感受着优美的湖光塔影,一面体验着杭州城现代的脉动和气息。大家纷纷拿出相机,将眼前的景色定格,为这段旅程留下美好的回忆。

---

文:夏菘泽  

图:柴达才、叶素颖



【背景资料】

北大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短期留学项目于2001年春季正式启动。十余年来,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牛津、剑桥学子来到北大学习。毕业后,诸多牛津、剑桥学生在中欧、中英学术、政治和经贸等交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道中国”(On the Road to China)项目为今年新开设的学期制英文授课项目。该项目主要围绕“中国学”开设课程,主题包括中国文化、经济、城市化、媒体等。结合课程,项目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参观考察等活动。此次参访,是我校与国内兄弟院校携手做好来华留学工作、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的举措之一,为我校留学生深入感知中国历史文化、实地了解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与行动提供了良好途径。为保证此次参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同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一道作了周密的筹备与安排。以此次活动顺利举办为契机,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共建共享与交流合作,共创来华留学和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