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在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后勤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北大新闻网特推出“砥砺奋进看北大”专辑,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奋力前行的实践、成就和足迹,展望未来发展蓝图,助力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事业,迎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过去五年,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为蓝图,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科学办学,埋头苦干,改革创新,破除障碍,加速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北大在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方面均开花结果,北大在推进国际化育人、建设全球顶级师资队伍、开展科研国际合作、大力促进全球文化传播与繁荣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服务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开展对口支援、教育扶贫等工作,承担了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
揽四海英才而育之——国际化育人体系培育引领未来的人
五年来,北京大学坚持“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因材施教、趋同管理”的工作方针,秉承“开放合作、守正创新、育人为本、提质增效”的发展理念,认真做好来华留学的招生宣传、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活动实践、就业创业和校友工作,构建并完善了共建、协调、可持续的来华留学项目发展体系,积极培育了一批具有北大底蕴、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知华友华人才。每年有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人(次)左右的各类留学生在校学习,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的师生通过来华留学项目相聚燕园,在相识相知、交流交融中谱写着人文交流的生动篇章。
在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燕京学堂的首届硕士毕业生艾文(Cody Abbey)作为学生代表作了题为“君子和而不同”的感言。“作为北大人的我们,每天都可以尝试更加开放一点、包容一点,以一种更加开阔的心胸去认识、去理解和接受不同的事物,去建立友谊。这样,我们就能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成为艾文在北大成长的主线和未来人生规划的指引,同样也体现着燕京学堂的治学与育人理念。
艾文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2015年9月启动的“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项目旨在突破现有的学科限制,提倡从多个角度和多学科视角,通过更加注重整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来研究有关中国的问题。课程设置主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和价值的主体性,关注中国的自我认知、中国文明的特质和精神、中国文明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价值,以及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学项目重在从中国文明自身脉络中发展出理论、问题和方法,体现主体性和国际化相结合。
说起北大的留学生活,来自埃及的阿瑚德同样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这两年切切实实地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不仅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也认识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这让我对外部世界,尤其是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让我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和研究事务。”
两年的硕士学习结束后,阿瑚德选择回到埃及,并凭借其出色的汉语能力和留学背景,成功地在埃及新闻总署(Egypt State Information Service)谋得职位。现在她每天的工作都与中国息息相关,从接待到开罗参加书展的张维为和刘震云等中国作家,到参加埃及欢乐春节大庙会;从中埃文化年开幕式,到中埃大学校长论坛,到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像阿瑚德一样回国致力于为祖国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还有来北大专门学习治国理政经验南南学院的毕业生们。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并主持南南合作圆桌会时,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2016年4月29日,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简称南南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来自27个发展中国家的48名政府中高级官员和社团领袖作为首批学员来中国学习治国理政的经验。津巴布韦共和国总统内阁办公厅副主任吉福特·穆蓬贾认为,学院的课程是为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中高级官员量身定制,通过学习使他们接触到了更多中国治国理政的先进经验,这将减少他们回国后对发达国家治国理政经验的过度依赖。
学员普遍认为学习过程中通过更多地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形成了研究问题的新思路,这对找到本国发展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2017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给南南学院首届硕士毕业生的回信中说道:“作为首届毕业生,你们满载荣耀,使命光荣。希望你们坚持学习、学以致用,行远升高、积厚成器,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自国家改革发展的领导者。”
首届南南学院学生毕业
传统的长期留学生培养工作硕果累累,一些充满特色的短期留学生培养项目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生求学燕园。
仅是每年夏天,就有2000多位“洋弟子”留学北大,他们研习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专业课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北大暑期来华留学项目基础深厚、时段灵活、类型多元、规模可观,是全球优秀学子结缘北大、学习中文、感知中国的理想选择。
2017年7月13日,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会见了来访的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邓明魁转交了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夫人阮氏贤女士给北大的感谢信,阮氏贤女士感谢北大给予越南学生20个奖学金名额,为这些学生提供在北大学习体验的机会。这些学生是北京大学的“一带一路”友好使者项目的第一批学员,他们在北大参加的是已经成功举办9年的国际暑期学校。国际暑期学校自2009年成功举办以来尤其是近5年来,项目在参与人数、合作院校、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北京大学和部分海外知名高校优秀教师联合开设通识课程和高阶课程,形成创新创业、经济管理、国际关系、法律社会、人文历史、科技理工等多个课程模块。创办以来,吸引了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1500多名国际一流高校学生的积极参与。
2017年国际暑期学校
除了暑期项目,留学生也可在学期间来校学习。开设于2016年的“论道中国”学期英文授课项目就吸引了不少国际学生的青睐。该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有“中国经济概况”“中国经济改革与商业环境”“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等英文讲授的专业课程及汉语课程,并安排实地考察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道路、模式、新发展理念的了解与认同。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项目学生赴宁夏开展了以“走塞上丝路,看发展新篇”为主题的学习参访活动。“宁夏之行让我大开眼界,我看到一个更加幅员辽阔、多元多彩、生机勃勃的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生代表Nikki Vu如是说。
宁夏“走塞上丝路,看发展新篇”主题学习参访活动
众多优秀的留学生校友是北大的财富,也是中国的财富。他们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栋梁人才,同时还是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郝平与诗琳通公主会谈
泰王国的诗琳通公主殿下是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也是北京大学的名誉博士。自2001年至今,公主殿下几乎每年都到访北大,关心支持北大的建设发展,大力推动北大与泰国高校间建立各种交流关系。2005年北大成立诗琳通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公主殿下出任中心名誉主席;2007年北大与朱拉隆功大学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公主殿下亲自出席揭牌仪式。
“无论是对于中国学生,还是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北大的学习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使我们后来的生活和工作受益良多。北大的教授们向我们展示了勤勉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工作的热爱。而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十分乐于聆听教授们表达的真知灼见。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我们深感自豪。或许我们并不相识,但是无论我们身在何地,只要知道我们都是北大的学生,那么我们就会有一种毫无隔阂的亲切感。”留学生校友、塞尔维亚东方之家协会的创始人玛丽娜这样写到。
校友玛丽娜
北京大学于2015年启动了“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列入该丛书的口述实录已有近20本,已经出版的有:《罗马尼亚校友罗明和萨安娜口述实》《菲律宾校友吉米口述实录》《法国校友巴斯蒂口述实录》《巴勒斯坦校友穆斯塔法口述实录》《法国校友白乐桑口述实录》。这些图书不仅记录了校友的个人故事,也从某些侧面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书影
在做好留学生培养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学生赴海外学习深造也是北京大学国际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学校努力开拓多种项目,打造学生海外学习项目集群,扩大学生赴海外学习的规模。2016年,全校本科生交流规模已达约1960人次。北京大学始终将完善协同机制,实现校级项目、院系级项目及学生社团自发组织项目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积极引导院系创办系级交流项目;重点加强理科、工科和医学专业海外学习项目的建设。丰富项目类型,为学生提供包括暑期学校、实验室和国际组织实习、毕业设计、社会服务等在内的海外平台,建设学生海外学习中心、海外实习和社会服务基地,为学生的海外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支持,为学生赴海外学习提供充分经费保障。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公派项目,调动院系积极性,扩大派出学生规模。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统计,每年北大在出国留学方面获得支持的资金大约在1亿元。学校基金会也把学生海外学习基金列为重要筹资项目,主动出击,争取更多社会资助,设立更多专项奖学金,支持学生赴海外学习。
北京大学提供多种途径满足学生海外教育需求。北大-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双硕士项目、北大-洛杉矶加州大学3+2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北大-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双学士学位项目等都为北大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的良好途径。此外,斯坦福北大分校项目、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PKU-LSE)暑期学校让学生在校园就能领略到世界名校的魅力。北京大学150多个海外学习项目(EAP)IMUSE,包括校级交流、暑期学校、海外实习和学位奖学金项目,让学生走进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墨尔本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课堂拓展广阔的事业。“未名湖畔好读书:北京大学暑期学校(港澳台留学生)”“丝绸之路青年领袖计划”“海峡两岸社员领袖交流营”“北大-台大-云大学生社会服务计划”,丰富的港澳台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机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2012级本科生孙柘是2016年度中美“富布莱特”项目国家公派研究生(全国仅6名本科生),在赴伯克利短短三周的时间,他参加了“环境科学前沿领导力培养计划”(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Program, ELP),这是一场国际学术论坛,以资深的专业教授主持的讲座为主,穿插以与会者的自由讨论与实地考察。论坛时间仅短短三周,日程紧凑但开展形式多样,每周都有不同但又联系紧密的主题及活动。课程模式共有三种,分别是讲座形式的教师授课、限时的小组讨论和展示,以及成员间互动与合作的训练性课程。
孙柘对限时的小组讨论记忆犹新:“这一类的限时展示与我们平时所接触的presetation有很多差别,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限时性和随机性。限时性体现在我们只有短短的15分钟,在没有任何提前准备的情况下进行brain storming,结束后进行汇报性展示;随机性在于每一次的小组讨论都需要随机分配小组成员,讨论的主题也是随机的。
在整个ELP项目中,孙柘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自己关于科研项目和未来展望的一次学术报告。他说:“这个学术报告不仅是介绍自己的此前研究,还可以通过报告使其他成员对中国的固有印象有所改观,让各国代表认识到中国在环境研究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在这样的考虑下,孙柘选择以“全国农业土壤持久性致癌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为主题,希望以准确的实验数据证明中国农业土壤的工业污染指数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低水平这一事实,以此表明中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最近十年的成效与未来的决心。
这次环境学界前沿领导力的学术盛宴给孙柘带来深刻的感触,在与所有34名成员合作、竞争的过程中,他收获颇丰——“国际视野,本土情怀”是来自马达加斯加岛的哈佛大学T.H.Chan公共卫生学院硕士毕业生尔维〮郎德利亚玛君在各次Workshop中所表现出来素养:用国际的视野、理念、方法来解决本国的危难,是每一位富布莱特学者的最高信仰,他们凭借广泛的阅历针砭时弊,令孙柘颇受鼓舞。同为富布莱特奖学金得主,孙柘看到了自己与国际精英的差距,因此下定决心要继续探索世界尖端的健康医学与环境控制技术,有效改善国内的环境质量。
五年来,北大坚持扎根中国,内外融合,揽四海英才而育之,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学生更加“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进而成长为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
“聚五洲贤才而用之”——国际化师资队伍筑起全球人才高地
外国语学院的Donald Stone 先生是2014 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2011年时曾获“北京教育国际合作贡献奖”。从2002 年起,Stone 教授受聘于北大英语系,在北大教书育人已15 年,基于他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英美文学研究最新动态的了解,丰富了英语系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填补了英语系课程设计的空白。同时Stone 教授热爱艺术,课程中侧重于对英国及欧洲大陆艺术的介绍,极大丰富了学生对于欧洲文化脉络的把握,且Stone 教授多年来积累了不少珍贵的艺术收藏,近年来更是分十次为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无私地捐赠了共470余幅西方大师版画和20 余件中国古典艺术品,使得北大的学生不出校园就可以接触到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Stone 教授并以他的学识和艺术赠品先后举办了10 场主题讲座和主题展览。
过去五年里,北大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北京大学名师荟萃、贤哲云集、群星璀璨的人才高地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提供根本保障。
“也许是看多了科幻小说,我一直都希望能做出一些东西,看似异想天开,结果拯救了世界。其他人都觉得是比较不现实的领域,正是我喜欢做的。”应用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白茨格(Eric Betzig)站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大讲堂,对台下座无虚席的年轻学子们讲述着自己走上科研之路的原动力。
白茨格与北大年轻学子交流
2014年,因为在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术(Super-resolu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方面的贡献,诺奖委员会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白茨格与另外两位研究者Stefan Hell 和William E. Moerner,以表彰他们将光学显微镜由微米(µm,10-6米,百万分之一米)带入纳米(nm,10-9米,十亿分之一米)级尺度的贡献。
他在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用自己多年来的亲身体验和科研成果,描述了自己不走寻常路,追随内心激情的人生历程,并介绍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深刻感悟。
埃里克·白茨格教授入选“与大师对话——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师校园行”项目,并于 2016年3月14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的邀请,访问了北京大学。他围绕超高分辨显微镜等国际热门话题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发表了学术演讲,与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师生在现场进行了学术交流。
查尔菲教授与座谈研究生合影
另外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查尔菲(Martin Chalfie)受邀于2017年7月5-8日访问北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并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访问期间,他还参加了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科学顾问委员会的研讨会议,为ICG发展提供了咨询建议。Martin Chalfie教授的学术访问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与诺贝尔奖得主近距离接触、聆听学术大师人生经历与研究心得的机会,也为ICG科学研究迈向国际前沿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北大已形成以“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等为塔尖,“教育部学校特色”“北大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等为中部,200余个常规项目为塔基的引智项目金字塔式三级梯队,形成北京大学“引才特区”和“人才高地”。其中,“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邀请各领域的顶尖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开设课程、开展合作研究,在北京大学汇聚一批世界级顶尖学者。
“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消除对中国的误解,最好的办法是借他人之口来讲中国故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欢迎全世界的人来中国。”燕京学堂副院长何立强(John Holden)说道。
何立强教授
何立强教授是2017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他在中国工作了近20年,曾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中国美国商会理事会主席等职位,广泛联系中美两国政府、商界及民间社团,创立并推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并至今持续发展的活动项目。近三年,何立强教授投身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创始人之一,负责国际化办学、青年人才选拔培养、世界顶级高校合作等多工作,主导了与全球33个国家的100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等,开启了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和人文交流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
谈到燕京学堂开设的“中国学”,何立强认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项目、一个有趣的尝试。他说,这门学科并不是要培养汉学家,而是要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的基础上更好地思考世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研国际合作提升科研与学术实力
David A. Weitz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物理与生物材料、微流控领域的知名专家。自2015年每年来北京大学定量学生物中心工作近3个月,利用哈佛大学微流控研究的成功经验协助北京大学微流平台基本完成搭建,实现了自主搭建大型超快速显微镜平台的目标。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加拿大空间局“CSA数据处理模型”项目首席科学家Robert Rankin近年与北大地空学院宗秋刚教授团队共同合作辐射带波与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提供了ULF波与粒子相互作用的模拟程序,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SCI期刊上共发表6篇文章。
美国莱斯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纳米领域顶级期刊副主编Nancy Halas领衔的3人专家团队,与北大物理学院方哲宇教授团队在纳米光子学研究取得突破,在SCI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并合作申请美国政府NSA国际合作项目一项。三位教授还分别在北大、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高校开展纳米光子学研讨,作专题讲座多场,扩大了受益范围和影响力。
高端外国专家与学者对促进北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重点和交叉学科建设以及国际间科研合作具有关键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接见外国专家代表并做出关于大力引进外国人才、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引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北京大学认真学习执行中央和国家外专局关于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的精神,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在高层次外国专家引进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在全球吸引和集聚“高精尖缺”外籍人才。
2011年至今,北京大学通过积极申报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共计邀请了百余名高层次外国专家来校讲学研究,专家涉及的学科领域涵盖材料科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代数学、化学与分子工程、生命科学等学科。仅以2015、2016年为例,北大申报执行了17个高端外专项目,邀请了近30位学术大师来校工作,专家累计工作时间超过32个月,获批140余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来校工作的专家中不乏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知名高校学术大师和科学院院士,为北京大学物理、生物、工程等重点学科在学术和科研上瞄准国际前沿,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建设重点和交叉学科以及拓展国际间科研合作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现设有5个创新引智基地,每年邀请一大批国际知名学者和领军人物参与基地前沿课题研究,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献策学科国际化建设,大大促进了北京大学基础学科的国际化进程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合作培养研究生,开设多个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位课,组织全国性的暑期班,扩大引智受益面;各基地引进了多位科学界顶尖人才推动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成员年平均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资助50余项,国际合作研究资助近10项,通过国际研讨和合作等方式,基地中外专家每年发表SCI论著40余篇;各基地注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聚集了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的国际优秀人才,将引智工作成效最大化。
2015年北京大学工学院入选“国际化示范学院”试点的申请。在两年来的试点工作中,工学院通过把握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以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建立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为北大工学院的国际化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国际间科研合作不得不提到北大天文学科。作为国际著名的6个科维理(Kavli)天文研究所之一的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IAA)是中国第一个国际化的天文研究单位,其工作语言为英语,且完全按照国际化模式运行,由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为研究所引进人才、科学发展提供咨询。目前北大天文学科1/3的教师为外籍,1/2的博士后为外籍。每周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者访问北大,2012-2017年期间共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Brian Schmidt、著名天文学家Sandra Faber和Rashid Sunyaev、Edward Stone等在内的250名左右的一流学者来访交流,他们的到访使北大师生在国内也拥有一个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北大推动的中美“10+10”天文交流项目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多与国际同行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中国天文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签署中美大学天文交流备忘录
北大天文学科教师在在国际天文组织、期刊、科研等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大10余名教师是国际30米望远镜(TMT)、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团队成员。此外,北大天文学科还与加州理工学院达成协议,依托中科院南京天光所为美国帕洛玛天文台5米海尔望远镜建设新一代光学光谱仪(NGPS),将以实物贡献的形式,在国际著名望远镜上使用自主研制的科学仪器,这已成为我国与国际著名大学开展天文科技合作的典范。
“以文化人”“以文会友”——文化国际传播创新策略促进文明和谐共荣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价值更好融入国际的过程中,汉语教学与文化推广是重要的一环。
作为留学生汉语教育的“新东方”基地,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也是北大校园内汉语国际传播的桥头堡。一批业务精湛的专职教师和勤勉尽职、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承担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汉语慕课课程教学,为本校留学生和全球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汉语学习资源。
学生“来自巴黎的老外”马丁在给徐晶凝老师的邮件中说道,“我参加了您的“中级汉语语法”慕课,我觉得很有用,您的解释非常清楚。我今年68岁,也许在您的学生中是年龄最大的一个,活到老,学到老!”
Elizabeth Braun在上完“中级汉语语法”后说道:“我很喜欢这个课程,通过老师的教导方法,我学了很多关于为什么汉语语法是这样——比如说,‘把’字句为什么存在等。因为我想在未来自己多教中文,所以这种知识对我来说,多么可贵!我真想鼓励老师给我们上高级语法课。”
汉语慕课(上图:刘晓雨老师的“基础汉语”,下图:徐晶凝老师的“中级汉语语法”)
依托慕课平台,“基础汉语”“中级汉语语法”“商务汉语”“汉字”等课程已成功上线,在线学员数十万。仅刘晓雨老师2014年9月上线的“基础汉语”慕课,截至2017年注册人数超过86万人,学员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全球全覆盖。汉语慕课课程在讲授语言的同时,介绍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图片和经典的中国音乐、歌曲,既突出中国历史文化特色,又让学习者初步感受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北大汉语慕课与孔院、项目构成了线上线下交融互促的汉语传播渠道体系,实现了“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教育理想。
此外,在项目中结成的一对一的中国学生语伴更是让留学生直接同中国学生交流,语伴们在生活、汉语学习、文化交流上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2000多人次的北大中国学生参与到了与留学生的互助互学活动中,中国学生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中外人文交流的民间使者。不少留学生表示,除了北大课堂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北大的同学们,他们从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群体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中外学生也成为了一生的挚友。
如果说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学生层面培养汉语人才,那么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就是在大师层面点燃汉语和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
为配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经国家汉办批准,北京大学于2009年12月成立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袁行霈教授担任基地主任。基地成立7年来,先后编写了《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等刊物,翻译了《中华文明史》,成功召开了“我的汉学之路”学术研讨会(2014)、“国际汉学翻译家大会”(2014)等国际会议,有力促进了汉语和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
游园会暨展台展览、舞台表演、大使论坛、留学生演讲比赛、留学生十佳歌手大赛、“我们与他们的未来”共同未来难民儿童画展暨国际志愿者高峰论坛、中乐学社与圣母大学手铃乐团联合音乐会……
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都是2017年第十四届国际文化节已经上演或即将上演的一幕幕“演出”,正如主题“四海一家 Together as One”象征着的那样,文化节的大舞台提供给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人们一个平台,在北大欢聚一堂。
北大国际文化节现场
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起始于2004年,旨在“培养青年全球视野、共建和谐国际校园”,是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彰显国际化校园和谐氛围的品牌文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主题下,国际文化节从不同的层次维度展现了北大学子的昂扬面貌和跨越国界的深厚友谊。国际文化节作为一张蕴含多元文化的名片,印证着北京大学建设国际和谐校园文化的诺言。
北京大学还通过主办或承办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端学术会议或论坛积极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和文明理念。2013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北京论坛”和一届北京论坛海外分论坛,共有近2000名中外知名学者参会,推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国际社会的传播。2016年与中央美院联合主办世界艺术史大会,其间北大朱青生教授当选为世界艺术史学会新任主席;另外,成功取得世界哲学大会(2018)的主办权,搭建起全球学术交流和文明对话平台,在推动学术进步、完善大学治理、繁荣人类文明等方面进行交流互鉴。
五年来,北京大学以人文交流为途径,不断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交汇和融会贯通,以及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持“以文化人”“以文会友”,在海外友人心底播撒北大精神和中华文化的种子,高扬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旗帜,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拓展全球合作网络促进教育合作共赢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一系列重要外交新思想新理念,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特别是教育对外开放确立了行动指南。北京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外交新思想新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形成全面发展、重点突出、协同推进、互利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北京大学筹建和参与国际大学组织,重点支持和深度参与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活动,积极参与东亚研究型大学联盟及东亚四国大学校长论坛活动。借鉴吸收先进经验,传播北京大学办学理念,增强北京大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值得提出的是,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是北京大学在积极参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承办“生态教育分论坛”并连续取得成功基础上,于2014年7月牵头发起成立的。美国圣母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我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等均是联盟成员学校。该联盟的建立,为北京大学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和良好契机。
此外,北大还通过建立国际咨询委员会,寻求全球的智力支持。2016年召开北京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首次会议,并向委员颁发聘书,旨在加强北大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邀请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跨国公司负责人以及知名政要为北大提供战略性咨询,帮助北大与全球建立和发展战略性合作关系,支持北大深化改革。
依托上述全球合作布局,北大与国际大学在现代教学方法、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等领域联合开展经验交流、协调和组织活动,2016年,北京大学和莫斯科国立大学通过共同宣言,一同倡议成立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2017年9月13日,这一联盟在两校携手牵头的背景下正式成立。北大与莫大建立和保持了紧密而友好的往来关系,自1998年签订合作协议以来,两校在校际互访、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相关项目及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01年6月6日莫大校长萨多夫尼奇率团访问北京大学并举办“莫斯科国立大学日”后,两校继续在组织学生交流项目、参与建校周年庆典、成立联合研究生院、建立孔子学院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2年在校内设立的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为中美两国学者和青年交流架设桥梁。同年,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北大正努力将其建成中美人文社科及科学研究交流的学术重镇和两国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对话的平台,先后开展“中美大学智库论坛”和“中美高等教育论坛”等一系列重要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增进中美人民互信与友谊、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北京大学已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双边交流关系。同时,学校坚持优中选优,确立全球重点合作伙伴,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一流高校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设立剑桥-北大中国中心,在重点领域共建重点合作项目,全面提升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层次与成效,并继续规划新时期北京大学教育对外开放的全球合作版图。
十八大以来,北大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资源,积极主动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这一过程中,北大始终注重提升孔子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品牌意识、服务意识,从大局出发与多个国家紧密合作、互利共赢,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搭建了桥梁、构建了平台、创建了通道,实现了孔子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北大在海外共计承办孔院10所、孔子课堂46个,横跨欧亚非大陆,构成了在海外进行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2006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在2013年调整设立“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同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联署办公。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有效实现了北大对外交流合作、汉语国际推广、留学生工作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UCL教育学院孔子学院课堂教学
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日活动
经过多年建设,孔子学院已成为北大海外交流基地、汉语教学与推广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立命馆孔子学院、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等先后获得国家汉办授予的“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
人文交流成果丰硕——搭建民间文化交流舞台
2017年3月24日,北京大学名誉校董、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一行到访北京大学,开启了“The Gates to Success 2.0”与北大学子面对面交流之旅。这也是继2011年“The Gates to Success”盖茨北大行后,比尔·盖茨再一次与燕园学子展开对话。
当晚,比尔·盖茨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以“中国的未来:创新、慈善与全球领导力”为题发表演讲,数百名师生聆听了演讲并参与了与盖茨的对话。盖茨回顾了他与北大的情缘,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关注。演讲会上,盖茨与林毅夫教授就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
演讲会上,七届乒乓球世界冠军得主、北京大学教授刘伟代表全体北大师生将一块众多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签名的乒乓球拍赠予盖茨
近年来,北大进一步发挥其海外综合交流平台和学校国际化理念传播窗口的重要作用,依托北大的智库优势与资源,开拓更广阔国际交流渠道,通过加强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民间外交等方式,为民间文化交流顺畅进行搭建了不同形式的“舞台”,在树立北大国际教育的品牌形象的同时,进一步为国家间友好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大学生千人交流大会于2017年8月2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会上,两国学生发表了《中日大学生和平友好宣言》,表达了对两国美好未来的期许。
2017年9月24-27日,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率团访问美国纽约,先后出席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系列活动——“中美青年创客峰会”和“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其间还访问纽约大学、拜会在美华裔杰出代表,出席北京大学大纽约地区校友会博雅论坛。
在25日的北京大学和纽约大学共同主办的“中美青年创客峰会暨中美青年创客中心启动仪式”上,刘延东发表重要讲话,林建华,纽约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柯明远及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北京大学校友于信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仪式开始前,刘延东参观了中美两国青年创客产品展示,其中包括北大推荐的雷霆博士的水净化项目和庞宏博博士的柔性可延展电子设备项目。
林建华校长在中美青年创客峰会暨中美青年创客中心启动仪式上致辞
“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为两国大学校长和智库人员的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人文交流作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开展教育合作
在“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上,国际关系学院翟崑教授作为“‘一带一路’:中美两方的视角”议题的发言人就“一带一路”的发展、内涵等方面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论坛各代表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并对创新深化中美人文交流机制提出了新想法,且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服务国家,是北京大学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宗旨。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加强教育合作、共同行动,是北京大学服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北京大学加强教育开放的重要组成。北京大学在国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引下,与沿线和周边国家有关方面一道,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扩大人文交流,在建设一个前景明朗、文化浸润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目标上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带一路”外国语言与文化系列公共课程项目是北京大学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构想倡议而开设的一系列公共外语课程以及文化节活动,该项目面向全校学生。
课程由北大外国语学院外教专家讲授,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法语、伊博语、斯瓦西里语、越南语、西里尔蒙古语、孟加拉语、菲律宾语、越南语、西班牙语、韩国语、德语、日语、阿姆哈拉语、缅甸语、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在内共几十种语言文化课程,基本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主要语言,除此之外还定期举办每种语言文化节活动,从而通过为期一年或半年的学习达到培养兼具本专业素养和外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该项目的创新性在于面向全校学生开课,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人文学科学生来说,该项目可以为其在今后从事研究时常握一手研究资料、加深与国外的联系合作提供可能,进而促进学术的发展进步;而理工科专业的同学同样可以从这个项目中获益良多,本专业知识与外语交流能力并行能使学生在将来更好地深入国外环境,在专业研究和各个行业领域进行建设发展。
项目除了包括系列语言课程,还包含系列文化和社会课程,诸如“当代阿拉伯世界”“东南亚文化”“当代以色列研究”等关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与社会的课程使学生更真实地触摸相关领域研究状况与相关国家发展现状。系列文化活动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组织活动,更加生动地展示对象国文化,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而该项目还邀请相关大使与外国使节进行讲座,使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大使眼中的“一带一路”,从而更深刻了解对象国文化。
此外,北京大学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中心、“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丝路沿线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等机构职能,对“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进行语言、文学、民族、宗教、社会等深层次的海内外协同研究,为促进与沿线和周边国家合作提供了政策分析、业务指导和综合服务。
中沙两国学生代表向分馆赠送两国珍贵的书籍
2017年3月17日,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沙特国王萨勒曼陛下专程访问北京大学,出席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落成典礼。北大分馆项目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沙特国王图书馆北大分馆的建成不仅为中国读者提供丰富的阿拉伯图书资料,促进北京大学及其他高校的阿拉伯语教学和中东研究,也成为了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巩固并深化了中沙人民间的友好情谊。
国际化视野管理队伍提供国际一流服务水平
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工作的队伍建设和人才保障,在打造具备一流服务水平与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2014年举行的一次“涉外事务处理”专题培训班中反馈调查中,参训学员普遍对培训的开展感到满意,其中认为培训对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占81.4%,而各次主题培训的最高满意率高达93%,平均出席率约90%。这次培训反馈调查是“北京大学外事工作系列培训”的成果的一个缩影。
为不断提升全校师生参与学校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北大在全校范围开展形式多、内容全、实效强的对外开放工作综合培训,培训切实提高了各单位的涉外事务处理能力,促进涉外事务处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推进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帮助外事工作人员熟悉涉外事务处理的基本流程,更好地利用国际合作部所提供的外事服务。
外事培训现场
同时,学校也吸取了学员提出的如希望在互动与联络、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期待能够有更多的相关课程活动予以补充等建议,不断改进和充实着外事培训。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是北大面临的新的机遇,也将为北大的国际交流工作上升到新的平台提供动能。
随着全球化进入新的时期,技术创新与发展步入新时代,学校作为知识、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的主体,迎来了与世界各国各界扩大和深化合作交流的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北大在国际交流方面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与更高的要求。北京大学将充分总结发展经验,将其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指南,继续秉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抓住“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机遇,“扎根中国,面向世界”,不断将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结合,在实现北大梦、中国梦的路上继续前行。(新闻网记者王岩整理)
专题链接:砥砺奋进看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