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8日晚,北大-芝大联合系列讲座“政策分析与顶石研究(Policy Analysis and Capstone Project)”在线举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北大-芝大国际政策暑期项目学术带头人秦雪征教授以《中国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经济学的分析》(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na’s Population – An Economic Analysis)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基于秦雪征教授2017年5月在全球知名经济学期刊《比较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发表的论文,并根据近5年来中国人口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更新。
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中国人口数量,中国人口质量,以及人口数量与质量的权衡(trade-off)分析。秦雪征教授首先以老龄化、出生率和劳动力规模三组数据为例,简要说明了中国人口的数量特征,揭示了中国人口发展问题的重要性。他以2020年度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描绘了中国人口数量在过去10年的变化,并展示了联合国对中国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通过一系列的图表展示,秦雪征教授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中国人口的构成和老龄化趋势,分别从国内地区分布、全球比较,以及非劳动力/劳动力抚养比、男女性别比等多个角度对中国人口进行了数量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在第二部分,秦雪征教授从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招生情况介绍,引入“人力资本”概念,详细介绍了“人力资本指数”、“创新指数”的分析方法及结果,并列出了提高中国人力资本的现有举措。
讲座第三部分,秦雪征教授对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借鉴前人经济学相关理论、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生育政策的基础上,秦雪征教授研究团队采用断点回归设计来研究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与人力资本长期积累之间的因果关系。他详细演示了相关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表示中国此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人口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进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而现阶段我国人口管控政策的全面放松是否会限制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则取决于人口“数量-质量”替代关系是否依然成立;根据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和经济学的理论预测,为降低当前人口政策的潜在负面影响,政策制定者应在降低家庭生育和养育成本、加快发展教育信贷体系、进一步培育性别平等观念等方面做出努力。
讲座结束后,秦雪征教授与学生听众进行了交流互动。同学们围绕研究题目、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学好《应用经济计量》课程相关知识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并得到秦雪征教授的耐心解答与热情鼓励。


背景链接:
本讲座为北大-芝大联合系列讲座2022“政策分析与顶石研究”专题讲座之一。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联合系列讲座是两校于2020年首创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邀请各领域知名学者面向全球师生开设讲座,并开展对话、问答等形式,促进深度学术交流。此次讲座得到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支持举办。
嘉宾介绍:
秦雪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卫生健康经济学、人力资本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Health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出版《经济学原理》、《应用计量经济学:EViews与SAS实例》、《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农民工参保效果研究》等多部教材和著作,并先后主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资助的多项科研课题。当选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主席,担任国际学术期刊《China & World Economy》副主编,《China Economic Review》、《Inquiry》、《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客座主编及多个学术杂志的编委,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务委员等社会职务。讲授课程包括计量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等,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供稿:陈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