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3
  • 新闻快递
  • ghzhb

7月10日,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首期海外讲坛顺利举办。该活动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联合承办,通过梳理紫禁城由皇宫演变为博物院的历史脉络,全面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讲座活动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晨老师主持。

讲座海报

主讲嘉宾为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所长陈婉玲博士。她用精彩的图片、详实的讲述,娓娓介绍了紫禁城在过去几百年间,是如何由神秘的皇宫转变为面向普通大众的博物院。她还重点讲述了在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又是如何在一大批有情怀的故宫人的努力下,辗转迁徙于西南诸省,行程数万里,历时十余载,最终妥善保存。徐婉玲所长通过大量的史料图片,充分展现了乱世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和家国情怀。建国后,经过古建修缮、文物北返、陈列展览等工作的相继展开,故宫博物院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历史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故事里最有分量的一个章节。讲座最后以故宫自编话剧“海棠依旧”片段收尾,以视频形式向观众展现了守护中国历史命脉的故宫人的奉献和情怀。

线上直播讲座

讲座通过Zoom、ClassIn平台在线直播形式面向海内外观众以及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院学生开放,共计三百余人在线参加。在互动环节,很多海外观众留言,感动于中国对文物的保护,并向战乱年代为此做出个人牺牲的故宫人致敬。
7月11日,国际暑期学院(伙伴院校项目)组织部分同学赴故宫进行实地参访,结合线上讲座内容,同学们聆听了故宫专家的详细介绍,对故宫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沿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全面真实的了解和认识。

伙伴院校学生聆听故宫专家解说陶瓷特展

学生合影